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人154.策略宰相高颎

(2016-06-25 05:47:22)
标签:

历史

笔记

《资治通鉴》


【将相篇之六十五读文】

原文:隋主问取陈之策于高熲,对曰:“江北地寒。田收差晚;江南水田早熟。量彼收获之际,微征士马,声言掩袭,彼必屯兵守御,足得废其农时。彼既聚兵,我便解甲。再三若此,彼以为常;后更集兵,彼必不信。犹豫之顷,我乃济师;登陆而战,兵气益倍。又,江南土薄,舍多茅竹,所有储积皆非地窖。若密遣行人因风纵火,待彼修立,复更烧之,不出数年,自可财力俱尽。”隋主用其策,陈人始困。(《资治通鉴》第176卷)

译文:陈长城公祯明元年(公元587)隋文帝向高熲询问平定南陈的策略,高熲回答说:“长江以北地区天气寒冷,田里庄稼的收获要晚一些;而江南地区水田庄稼要成熟得早一些。估计在对方的收获季节,我们征集一点军队,造出大举进攻的声势。他们一定会调集大量军队防备,这样便可以大大地影响他们正常的农业生产。一旦他们军队集结完毕,我们便可以撤回士兵。这样反反复复搞他许多次,他们便不会再加警惕,以后当我们真正调集大军时,他们一定不会相信。此时趁他们举棋不定,一举渡过长江,如果能顺利登陆作战,全军士气必然更加振奋。同时,江南的地表土不厚,很多房舍都由茅草和竹木搭成。所有粮草都不曾储藏在地窖里。如果我们悄悄派人潜入,趁风放火,烧毁他们的储备,等他们修好房屋粮仓,又一把火给他烧了,这样用不了几年,便可以使他们耗尽财物与精力。隋文帝采纳了高熲的计谋,南陈官民果然陷入了困境之中。

简介:高熲(?—607),隋朝文帝朝宰相。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一名敏,字昭玄。北周末,受杨坚(隋文帝)罗致,为相府司录。隋建立后,任尚书左仆射,执掌朝政。先后推荐苏威、杨素、贺若弼、韩擒虎等人为将相。开皇五年(公元585年)请颁布输籍法。灭陈时,杨广(炀帝)为元帅,他任元帅长史,主持军事。炀帝即位,任太常卿。后因议论朝政,为人告发,被杀。

【读后随笔】

隋朝建立之后,南平陈朝是当务之急。怎样平定南陈?是摆在隋文帝面前的一个大问题。当隋文帝问到高熲有何策略时,高熲胸有成竹地献上了以上的灭陈之计。短短一席话,展现了计谋的可行性。此计妙就妙在两个基本点上:一是破坏生产,使其缺乏物资保障;二是麻痹神经,使其失去精神准备。隋文帝听后,仿佛看到,兵戈未举,胜局已定,大功首推

熲既是平陈之事的策划者,又是平陈的组织实施者。隋文帝开皇八年(公元588年),高熲任元帅长史,主持军事,开始大举攻陈。他善用贺若弼、韩擒虎二将,按照预定计划,攻心、诱敌、烧储备。结果,隋军所向无敌,陈军纷纷降附。隋军迅速攻入建康(今南京),抓获了陈末帝陈叔宝,彻底灭亡了陈朝。高熲因灭陈有功,加位上柱国,进爵齐国公。

高熲在隋朝拜相任将几十年,他竭诚尽职,辅佐隋文帝统一南北,讨伐突厥,发展社会经济,功绩卓著。后因反对文帝废太子杨勇而遭猜忌,受人诬陷,被免官为民。隋文帝死后,隋炀帝即位,高熲被任为管礼乐的太常。按说,这个职务,是个与世无争的职务,然他却批评指责起炀帝来,很快招致炀帝对他的愤恨。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高熲以诽谤朝政罪被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