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徐美东
徐美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9,818
  • 关注人气:4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人136.父子战将陆逊陆抗

(2016-05-02 07:13:03)
标签:

历史

笔记

《资治通鉴》


【将相篇之四十七读文】

原文:太子太傅吾粲请使鲁王出镇夏口,出杨竺等不得令在京师,又数以消息语陆逊;鲁王与杨竺共谮之,吴主怒,收粲下狱,诛。数遣中使责问陆逊,逊愤恚而卒。其子抗为建武校尉,代领逊众,送葬东还,吴主以杨竺所白逊二十事问抗,抗事事条答,吴主意乃稍解。(《资治通鉴》第74卷)

译文:魏邵陵厉公正始六年(公元245)太子太傅吾粲请求派鲁王出镇夏口,逐出杨竺等人,不要让他们留在京师,又多次向陆逊通报消息。鲁王与杨竺一起诬陷吾粲,吴主大怒,拘捕吾粲下狱处死,屡派遣中使问陆逊,陆逊愤闷而死。陆逊的儿子陆抗担任建武校尉,代管陆逊的部队,送葬东行回吴郡。吴主又拿杨竺指控陆逊的二十件事一一质问陆抗,陆抗一件一件作出回答,吴主怒意才稍稍化解。

简介:陆逊(公元183245年),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本名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江南士族,孙策女婿。先因功封华亭侯,后任大都督。吴赤乌七年(公元244年),接替顾雍出任吴丞相,兼任大将军,两年后卒于相位,谥号“昭侯”。

陆抗(公元226274),三国后期吴国名将。大将军陆逊之子。父死,任建武校尉,升立节中郎将,后领兵屯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继督西陵(今湖北宜昌境)。孙皓即位,升镇军大将军,后镇守乐乡(今湖北松滋东北),与晋车骑将军羊祜对峙,升大司马。病卒。

【读后随笔】

以上是子承父业的一幕。在我国封建社会中,父与子之间,官官相传不曾少见;将将相承不乏其例。陆门父子,就属将将相承之家。大将军陆逊死时,不满20岁的陆抗,就要“代领逊众”。如此年轻之辈,岂能承受如此重大的父业?有人是担心,更多的是期待。然而,历史由事实而写,陆抗不负众望,他与其父一样,以名将之实绩,双双载入史册。

陆逊善于谋略,有“用计如神”之称。袭毙关羽、火烧连营,都是陆逊所为。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陆逊出奇计,一方面麻痹关羽,另一方面率兵突袭荆州、攻下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夺取南郡(今湖北江陵),使关羽顿时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不久,关羽兵败麦城,在突围中被吴军擒获。就这样,英武一世的关羽竟死在默默无闻的陆逊手上。此战,陆逊威名大震,被升为右护军、镇西将军,并被封为娄侯。关羽死后,刘备亲领70万大军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当时,东吴也只得派陆逊率兵抵抗。在蜀军深入吴境地后,陆逊采用火烧连营计,让士兵们各带火种,隔营纵火,使蜀军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刘备见败势无法挽救,只得逃进白帝城。之后,陆逊被升为大将军、右都护、镇武昌,并掌管荆州及豫章、鄱阳、庐陵三郡事。

陆抗大智大勇,有“战功卓著”之誉。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的寿春(今安徽寿县)之战,他领兵击败来剿的魏将诸葛诞,授征北将军;吴永安二年(公元259年),任镇将军,负责指挥西陵(今湖北宜昌)战区的部队。吴建衡二年(公元270年),授镇军大将军,治所设在乐乡(今湖北松滋东北),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等诸军事;吴凤凰元年(公元272年),陆抗在西陵之战中,与晋将杨肇交锋,他“夜易夷兵”,严密把守,以守为攻,打得杨肇部队丢铠弃甲,落荒而逃。最终,攻入西陵,大获全胜。第二年(公元273年)三月,陆抗被提升为大司马,兼任荆州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