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人135.东吴好相顾雍

(2016-04-29 05:25:16)
标签:

历史

笔记

《资治通鉴》


【将相篇之四十六读文】

原文:雍为人寡言,举动时当,吴王尝叹曰:“顾君不言,言必有中。”至饮宴欢乐之际,左右恐有酒失,而雍必见之,是以不敢肆情。吴王亦曰:“顾公在坐,使人不乐。”其见惮如此。初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拜侯还寺,而家人不知,后闻,乃惊。及为相,其所选用文武将吏,各随能所任,心无适莫。时访逮民间及政职所宣,辄密以闻,若见纳用,则归之于上;不用,终不宣泄;吴王以此重之。然于公朝有所陈及,辞色虽顺而所执者正;军国得失,自非面见,口未尝言。王常令中书郎诣雍有所咨访,若合雍意,事可施行,即相与反覆究而论之,为设酒食;如不合意,雍即正色改容,默默不言,无所施设。郎退告王,王曰:“顾公欢悦,是事合宜也;其不言者,是事未平也。孤当重思之。”江边诸将,各欲立功自效,多陈便宜,有所掩袭。王以访雍。雍曰:“臣闻兵法戒于小利,此等所陈,欲邀功名而为其身,非为国也。陛下宜禁制,苟不足以曜威损敌,所不宜听也。”王从之。(《资治通鉴》第70卷)

译文:魏文帝黄初六年(公元225)顾雍为人沉默寡言,举止稳重得体,吴王曾赞叹说:“顾公不说话则已,说话即能抓住要害。”每当设宴饮酒作乐,大臣们都怕酒后失态,而且顾雍在场,所以不敢放开酒量。吴王也讲:“顾公在座,使人不乐。”可见大臣和吴王就这么忌惮他。顾雍才兼任尚书令的时候,被封为阳遂乡侯;拜过爵位后,回到官邸,家人仍不知道他已封侯,后来听说,都很吃惊。等到受任为丞相,他选用文官武将,都按各自的才能加以任用,而不夹杂个人好恶。不时微服到民间访查为政得失,每当有好的建议,都秘密上报,若被采纳,功劳归于主上;若未被采纳,则始终不泄露出去;吴王为此很器重他。然而在朝廷上发表意见时,他虽然言辞和顺,却能将正确意见坚持到底;对治军治国措施的得失,若不是亲眼所见,决不妄加评论。吴王常令中书郎到顾雍那里去咨询访问。如果顾雍同意,觉得事情可以施行,就与中书郎反复讨论研究,并置办酒饭招待;如果不同意,顾雍便表情严肃,默然无语,什么都不预备。中书郎告退出来,将情况报告吴王,吴王说:“顾公高兴,说明此事应该办;他不发表意见,表明办法还不妥当,孤应当反复考虑。驻守江边的将领,都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很多人上书,认为有机可乘,应发兵袭击魏军。吴王将此事询访顾雍,顾雍说:“我听说贪图小利为兵法所戒,他们这些条陈,是要为自己邀功请赏,而不是为国家大计着想。陛下应当加以制止,假如不能耀我国威,重创敌人,就不应听从。”吴王采纳了顾雍的意见。

简介:顾雍(公元168243),三国吴大帝时丞相。吴郡吴县(今属江苏)人,字元叹,出身江南士族。初为合肥长;孙权为会稽太守时,以他为丞,行太守事。后任丞相,在吴国执政达十九年。赤乌六年(公元243)十一月,他病逝于丞相职位上,终年76岁。

【读后随笔】

你知道三国时吴国有个叫顾雍的人吗?恐怕知之者甚少。其实,顾雍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魏文帝黄初六年,即公元225年,吴国丞相孙劭病逝后,丞相这一要职由谁来接任?吴王孙权经过再三权衡,任命顾雍为丞相,并认为当今为多事之秋,惟有顾雍担当此任最为合适。

顾雍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相才,孙权也的确是一个“知人善任”的君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要职位,可以说权重位高、事关大局。顾雍在这个职位上发挥着很好的作用:顾雍出现在酒桌旁,则大小官员不敢酗酒误事;选用官员心中毫无偏私,没有一人抱怨;对朝廷内外的事情,不轻易表态,一旦说话,一定是很有把握。因此,不仅群臣对“顾公”敬重有加,就连孙权本人也对他肃然起敬。

顾雍在朝堂公会上陈报事情,辞气颜色和顺,且坚持的都是正理,深得孙权的信任。孙权称赞顾雍为顾公,说顾公不说话则已,“言必有中”。一次询问政事得失,张昭就陈述他的采访见闻,认为法令过于苛细,刑罚也稍微重了一点,应该有所删除减轻。孙权听后,回过头看着顾雍,问他说:“您认为如何?”顾雍回答说:“我所听说的,也和张昭陈述的一样。”于是,孙权才让大家讨论狱政减轻刑罚的问题。

顾雍任相19年,对东吴政权的确立和巩固、经济建设和发展都发挥过重要作用。正因为他全心身工作,终因劳累过度而病倒。孙权十分关心丞相的病情,派名医赵泉为他诊治,并任命他的小儿子顾济为骑都尉。顾雍知道后悲伤地说:“赵泉善于诊断病者生死,他来给我治病,说明我一定好不了。所以皇上想要让我活着亲眼见到顾济拜官啊!”看来,顾雍对吴大帝孙权也是十分感激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