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句129.伴食宰相
(2016-04-13 05:48:25)
标签:
文化笔记《资治通鉴》 |
【成语源之四十九读文】
唐玄宗开元三年(公元715年)
原文:怀慎与崇同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 (《资治通鉴》第211卷)
译文:卢怀慎与姚崇同时担任宰相,自认为才能不及姚崇,所以每遇到一件事,都要请姚崇拿主意。当时的人将他称为“伴食宰相”。
句释:“伴食宰相”,比喻碌碌无为的官员。
【读后随笔】
“伴食宰相”,就是陪伴人家吃饭的宰相。谁是这样的宰相呢?历史上还真有这般宰相,他的名字叫卢怀慎。《旧唐书·卢怀慎传》记载:开元三年(公元715年),迁黄门监。怀慎与紫微令姚崇对掌枢密,怀慎自以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让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
卢怀慎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他为官清廉谨慎,生活节俭朴素,从不经营资财产业。他虽然官至卿相,但还是将得到的俸禄和赏赐随手周济亲朋故旧,因而他自己的妻子儿女生活不免于饥寒,他所住的房屋也因长期失修而难以遮风挡雨。对于这样的清廉宰相,因为办事能力太弱,所以唐玄宗又任命姚崇为宰相,让卢怀慎当挂名宰相。
一次姚崇请十几天假回家办丧事,卢怀慎无法决断政事,使得应当处理的政务堆积成山。卢怀慎对此感到十分惶恐,入朝向玄宗谢罪。玄宗说:“朕把天下事委托给姚崇处理,不过是想让你坐享宰相的清名雅望而已。”姚崇假满复出之后,只用了很短功夫,便将所有未决之事处理完毕。所以,卢怀慎承认自己的才能远不如姚崇,时人称卢怀慎为“伴食宰相”也是恰如其分的。
“伴食宰相”,后用以讥讽居官位而不称职、不做事的官吏,比喻碌碌无为的官员。其实,凡有像卢怀慎式的官吏,不论是朝廷的还地方的,不论是高层的还低层的,人们都在其职务之前加上“伴食”二字,比如,“伴食中书”、“伴食太守”、“伴食知府”等等。《宋史·胡铨传》:“孙近傅会(秦)桧议,遂得参知政事。天下望治,有如饥渴,而近伴食中书,漫不敢可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