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句126.坠茵落溷
(2016-04-04 06:58:25)
标签:
文化历史笔记《资治通鉴》 |
【成语源之四十六读文】
齐武帝永明二年(公元484年)
原文:缜曰:“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散;或拂帘幌坠茵席之上,或关篱墙落粪溷之中。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资治通鉴》第136卷)
译文:范缜说:“人生在世,就像树上的花朵一样,同时生长又都随风飘散,有的掠过竹帘帷幕落到了床褥上,有的越过篱笆围墙落在了粪坑里。落到床褥之上的好比殿下您,落到粪坑里的就是我了。虽然我们之间贵贱迥异,但因果报应究竟在何处呢?”
句释:“坠茵落溷”,比喻境遇高下不同,或高或下取决于偶然的机缘。
【读后随笔】
“坠茵落溷”(溷,音混),语本之出,大致是南朝齐武帝永明二年(公元484年)。当时,佛教盛行,竟陵王萧子良对佛教深信不疑,请了许多高僧讲论佛法。尚书殿中郎范缜却认为世上本没有佛。萧子良便问范缜:“如果你不相信因果报应,那么,为什么世上会有富贵与贫贱之分呢?”范缜便用以上一段关于“坠茵落溷”的话加以回答。萧子良听后,无言以对,但对范缜的言论深感惊奇。
《梁书·儒林传·范缜传》是这样记载的:子良精信释教,而缜盛称无佛。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贱贫?”缜答曰:“人之主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堕苗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意在何处?”
“坠茵落溷”,从字义看,花朵飘落,或坠在席垫上,或落在粪坑里。从源头讲,富贵与贫贱并非是佛的报应,而是人的偶然机缘,落在贫贱上便是贫贱;落在富贵上便是富贵,其中没有必然联系。后来,“坠茵落溷”用以比喻境遇高下不同,或高或下取决于偶然的机缘。清代南京籍戏曲家捧花生《田舫余谭》:“夫姬既薄命为花,后此之坠茵落溷,诚难自主。”《二十世纪女界文明灯弹词》第二卷:“真阿怜,在磨房,自悲自苦。念人生,无定住,坠茵落溷。贫者贫,富者富,无端分等。贫为奴,富为主,任意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