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句122.中流击楫

(2016-03-23 06:14:12)
标签:

历史

文化

笔记

《资治通鉴》


【成语源之四十二读文】

晋憨帝建兴元年(公元313年)

原文: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资治通鉴》第88)

译文: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浆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

句释:“中流击楫”,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读后随笔】

以上原文,是“中流击楫”的出处。其实,这是一个感人的历史典故。晋元帝在江南建立东晋,北方及中原的大部土地被戎狄人所侵占,百姓遭受摧残伤害之苦。当时,担任军咨祭酒的祖逖,聚集民间壮士,决心讨伐入侵者,光复中原。祖逖的行为深深打动了左丞相司马睿,便任命他为奋威将军,只拨给祖逖一千人口粮、三千布匹,但兵器自行解决。祖逖受命后,带领一支私家军队,渡江北伐。在长江中,祖逖面对滔滔江水,神情庄重地站在船头,手敲船桨(中流击楫),向众人发誓说:“祖逖此去,若不能平定中原、驱逐敌寇,则如这涛涛江水,一去不返!”即誓与入侵者抗战到底

“中流击楫”极大地鼓舞了抗敌勇士,他们同仇敌忾,杀敌报国,连连打了胜仗,收复了不少失地。祖逖把自己的誓言落实在行动上,他从严练兵治军,赏罚严明;对战死者,收尸埋骨,亲自祭奠;对投降敌军宽厚相待,反戈有赏;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因而得到军民的广泛拥护,每当他们凯旋时,百姓总是自发地送来猪羊美酒犒劳军队。江北一带有人编出民谣,颂扬祖逖为民报国的功德:“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劳甘瓠脯,何以咏恩歌且舞。”由于祖逖战功卓著,被晋元帝封为镇西将军。

由此“中流击楫”,定格在反对外族侵略,报效祖国,收复失地上,后用以比喻立志奋发图强。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贺赵侍郎月山启》中说:“慨然有神州陆沉之叹,发而为中流击楫之歌。”宋著名词人赵善括在《满江红·河岳储祥》写道:“天赋与、飘然才气,凛然忠节。颖脱难藏冲斗剑,誓清行击中流楫。”南宋文学家陈亮在《念奴娇·登多景楼》中云:“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中流击楫)。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