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人115.徇军楚将丁公

(2016-02-29 06:39:27)
标签:

历史

笔记

《资治通鉴》


【将相篇之二十六读文】

原文:布母弟丁公,亦为项羽将,逐窘帝彭城西。短兵接,帝急,顾谓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丁公引兵而还。及项王灭,丁公谒见。帝以丁公徇军中,曰:“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也。”遂斩之,曰:“使后为人臣无效丁公也!”(《资治通鉴》第11卷)

译文: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季布的异父同母弟丁公,也是项羽手下的一员将领,曾经在彭城西面把刘邦追得走投无路,束手无策。当双方短兵相接,刘邦感觉到事态危急时,便回头对丁公说:“两个好汉难道要彼此为难困斗吗!”丁公于是领兵撤退了。等到项羽灭亡,丁公便来晋见高帝。高帝把丁公拉到军营中示众,说:“丁公身为项王的臣下却不忠诚,这是使项王失掉天下的人啊!”就把他杀了,并说:“让后代做人臣子的人不要效法丁公!

简介:丁公(?—前202),名固,亦称丁固,汉初楚地人,著名楚将。原是项羽手下的一位得力战将。曾有恩于刘邦。后投奔汉时,刘邦以做人臣子“不忠”将其斩杀。

【读后随笔】

古时的“徇军”,相当于现今的游街示众,是一种很重的惩罚。楚汉战争刚刚结束,汉王刘邦得了天下,第一个“徇军”惩罚就落在丁公身上,让人迷惑不解。多数人暗自认为,可能是丁公之过,该当如此。丁公也因为这样游街示众更加出了名,所以被称之为“徇军将军”。

据记载,丁公,汉初楚地人,季布的异父同母弟,也是项羽手下的一员战将。楚汉彭城之战汉军大败,刘邦在彭城西面被楚将丁公追得走投无路,束手无策。当双方短兵相接,刘邦感觉到事态危急时,便回头对丁公说:“我们两个好汉难道要彼此为难困斗吗!”丁公于是手下留情,领兵撤退了,有意放了一马。等到项羽灭亡,丁公便来晋见高帝。高帝把丁公拉到军营中游街示众,说:“丁公身为项王的臣下却不忠诚,这是使项王失掉天下的人啊!”接着把他杀了,并说:“让后代做人臣子的人不要效法丁公!

由此看来,丁公示众被斩,淋漓尽致地揭示了统治者玩弄的政治手段,丁公只不过是这种政治手段的牺牲品。它说明,刘邦是为了政治而恩将仇报,本来丁公当初是有意放过他,却成了不忠的坏典型;丁公不懂政治只讲情义,以为恩情是高于政治之上的,恰恰正是这种恩情让他自己丢了性命。丁公是个纯粹的失败者,刘邦则是个完全的胜利者。司马光说:“戮一人而千万人惧,其虑事岂不深且远哉!”刘邦如此处置丁公的根本目的,在于杀鸡给猴看,“使后为人臣无效丁公也”,告诫身边的人一定要忠诚于自己的主子、忠诚于刘邦,忠诚于刘氏天下。在这个问题上,汉高祖刘邦是不会有半点含糊的。

所以,司马光评论说:“汉高祖刘邦从丰邑、沛县起兵以来,网罗天下豪杰,招纳各方叛逆,也已经是相当多了。等到登上帝位,唯独丁公因为不忠而被杀掉,这是为什么?是由于夺天下与守基业的形势不同。当群雄并起、争相取胜的时候,百姓没有固定的君主,谁来投奔就接受谁,本来就该如此。等到统一全国、四海之内都是自己的臣民时,如果不明确地用礼义来布告天下,就会使做臣子的个个心怀二心去谋私利,那么国家还能长治久安吗?”(《资治通鉴》第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