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人114.神游军师张良
(2016-02-26 06:57:01)
标签:
历史笔记《资治通鉴》 |
【将相篇之二十五读文】
原文:张良素多病,从上入关,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雠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资治通鉴》第11卷)
译文: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张良向来多病,随从高帝进入函谷关,就静居行气,不吃粮食,闭门不出,说道:“我家的人世代做韩国的宰相,及至韩国灭亡,我不吝惜万金资财,为韩国向强大的秦王朝报仇,使天下震动。如今凭借三寸之舌成为刘邦皇帝的军师,被封为万户侯,这已是一个平民所能享有的最高待遇了,对我来说足够啦。我只望抛开人间俗事,将追随仙人赤松子去神游罢了。”
简介:张良(?—前189年),汉初大臣。字子房,传为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祖与父相继为韩昭侯、宣惠王等五世之相,秦灭韩后,他企图恢复韩国,结交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谋刺秦始皇未遂。后更姓名亡匿下邳(今江苏睢宁北),遇黄公石,得《太公兵法》。秦末农民战争,聚众归刘邦,为其重要谋士。楚汉战争时,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彻底歼灭楚军,皆为刘邦所采纳。汉朝建立,封留文侯。汉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夏季,留文侯张良去世。
【读后随笔】
公元前202年,跟随刘邦多年,为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张良,在名利双收之际,深感与刘邦共事可以同患难、不可同享受,否则会祸及自身。于是,开始装神弄鬼,以“随赤松子远游”为借口,静居行气,闭门不出,人称“神游”张军师。司马光由此也作出评述:“自古至今,原本没有超自然而独立之物。按张良明辨是非、通晓事理的能力,他是完全知道神仙只不过是虚幻的东西罢了;但他却要随赤松子远游,他的聪明智慧是可以知道的了。在功勋与名位之间,正是为人臣子的人所难于长久立足之处。”
张良从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聚众归顺刘邦后,一直伴随在刘邦身边。每当关键时候,他总要为刘邦提出一些好建议、好主张,是刘邦不可多得的军师。刘邦曾夸赞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他规劝刘邦不要追求物质享受。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入关灭秦后,留恋于秦宫,想在这里住下。樊哙劝其离开这里,刘邦听不进。张良说:“秦朝因为不施行仁政,所以您才能够来到这里。而为天下人铲除残民之贼,应以崇尚俭朴为本。现在刚刚进入秦的都城,就要安享其乐,这即是人们所说的‘助桀为虐’了。况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望您能听取樊哙的劝告!”刘邦于是立即率军返回霸上。
他善于操盘使刘邦脱险于鸿门。这一年(公元前206年)十二月,刘邦亲至鸿门会见项羽。在这之前,张良就贿赂了项羽身边的项伯,让项伯一起共同保护刘邦的安全。宴会上,范增命项庄舞剑,欲乘机刺杀刘邦,项伯也拔剑起舞,常以身掩护。最后,张良让樊哙带剑执盾闯入,使刘邦乘隙脱险。
他谏劝刘邦勿立六国之后以利统一。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宾客郦食其劝刘邦以立六国后裔来削弱楚国实力,并且已经刻制了六国印玺。张良知道此事时,刘邦正在用餐,张良便借用刘邦的筷子来指划形势,列举了八个不可封六国之后的理由,最后严肃地说:“如若真的采用了那位宾客的计策,陛下统一天下的大事可不就完了吗!”刘邦听了这番分析,吐出口中食物,骂道:“这个书呆子几乎坏了老子的大事!”立即下令销毁那些印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