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句111.一身是胆
(2016-02-19 06:41:28)
标签:
文化历史笔记《资治通鉴》 |
【成语源之三十一读文】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
原文:备明旦自来,至云营,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为胆也!”(《资治通鉴》第68卷)
译文:第二天一早,刘备亲自来到赵云的兵营,察看了战场后说:“子龙一身都是胆啊!”
句释:“一身是胆”,比喻胆量极大,无所畏惧。
【读后随笔】
“一身是胆”,原是三国时期刘备赞赏赵云之语。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生于公元154年。书中描绘他身长八尺,浓眉大眼,姿颜雄伟。先后在袁绍、公孙瓒手下为将,曾与河北名将文丑大战了五六十回合未分出胜负。后投奔刘备,二人一见如故,遂终身追随刘备,于公元230年病故,享年76岁。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3月,刘备在汉川地区,集结军队,占领要地,很长时间不与曹操的军队交战。蜀将赵云率领骑兵数十人出营巡查,恰巧曹操的大队人马也出营,赵云与曹军猝然相遇,只得向前冲杀,且战且退。曹军以多对少,紧追赵云。赵云退至营垒,不但没有紧闭营门,反而大开营门,偃旗息鼓。曹军怀疑其中有埋伏,只好撤退。赵云却擂起战鼓,以强弩射杀,曹军惊恐万状,落入汉水而死的很多。第二天,刘备察看战场时,赞道:“子龙一身都为胆也。”
赵云又叫赵子龙,他在汉川地区所打的这一仗,虽然不属大战,但很有历史意义和价值。赵云的胜利,不是兵力的胜利,而是“空营计”的胜利,也就是一种智慧和胆略的胜利。所以“一身是胆”,就是赞扬赵云无所畏惧,有胆有谋,英勇善战。
成语“一身是胆”,也作“浑身是胆”。多用以形容胆量极大,无所畏惧。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50章:“他作战勇敢,一身是胆,是一员难得的虎将。”宋代陈著《宝鼎现·寿京尹曾留远侍郎渊子》词:“最是满腹精神,担负处,浑身是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