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事109.薛城养士

(2016-01-07 07:28:22)
标签:

历史

笔记

《资治通鉴》


【周纪篇之三十六】时间:战国中期(公元前321年)。地点:薛城(今山东滕县南)。人物:孟尝君田文。古事:孟尝君继承父亲靖郭君为薛公,在自己的封地薛邑广招各地游士宾客和有罪出逃的人,寄养食客达数千人。历史上便有“食客云集薛邑”的现象。

读文

原文:齐王封田婴于薛,号曰靖郭君。……靖郭君有子四十人,共贱妾之子曰田文。文通傥饶智略,说靖郭君以散财养士。靖郭君使文主家待宾客,宾客争誉其美,皆请靖郭君以文为嗣。靖郭君卒,文嗣为薛公,号孟尝君。孟尝君招致诸侯游士及有罪亡人,皆舍业厚遇之,存救其亲戚,食客常数千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由是孟尝君之名重天下。(原文见《资治通鉴•周纪二》 公元前321年)

译文:齐王把薛城封给田婴,号称靖郭君。……靖郭君有四十个儿子,其中一个叫田文的儿子是小老婆生的。田文风流通达、富有智谋,他建议父亲靖郭君广散钱财,蓄养心腹之士。靖郭君便让田文主持家政,接待宾客,宾客都在靖郭君面前称赞田文,建议让田文做继承人。靖郭君死后,田文果然接班做了薛公,号为孟尝君。他四处招揽收留各国的游士和有罪出逃的人才,为他们添置家产,给以丰厚待遇,还救济他们的亲戚。这样,孟尝君门下收养的食客常达几千人,都成为他的亲信心腹。因此,孟尝君的美名传遍天下。

叙事

孟尝君(?—公元前279年),战国时齐国贵族。妫姓,田氏,名文,战国四公子之一。早年其父田婴封于彭城(江苏徐州),后来改封于薛(今山东滕县南),称薛公,号靖郭君。靖郭君死,他承袭父爵代立于薛,亦称薛公,号孟尝君。孟尝君是个风流通达、富有智谋的人。他曾建议父亲“广散钱财,蓄养心腹之士”,得到其父赏识,被父亲确认为最合适的继承人。孟尝君继位后,更是以优厚待遇广招贤士。一时间,各地游士、出逃罪犯等都怀才纷纷云集薛城,据说门下食客达三千人之多,故有倾天下之士的美名,也正是孟尝君的好士、爱士、养士,成就了他在齐国的瞩目地位和功业。

《史记•孟尝君列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待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献遗其亲戚。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刭。士以此多归孟尝君。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人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

由此可知,薛城成了孟尝君的“独立王国”,也成了天下食客的聚居地。在这里,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很多人归附薛地孟尝君。孟尝君舍弃家业给他们以丰厚的待遇,故使天下倾心向往。据说,这里有食客三千人,不分高低贵贱,一律享受与孟尝君相等待遇。孟尝君每当接待宾客,与宾客平起平坐谈话,而每次谈话,总在屏风后安排侍史,将谈话的内容以及宾客亲戚住址记录下来。谈话宾客刚走,孟尝君马上派使者到宾客亲戚家抚慰问候,并献上礼物。有一次,孟尝君招待宾客吃晚餐,有个人遮住了灯光,那位宾客很恼火,以为自己的用餐跟孟尝君不一样,放下碗筷就要告辞。孟尝君端着自己的饭食与其相比,原来是一样的。那位宾客惭愧得无地自容,就以刎颈自杀来表示谢罪。贤士们也因此愿意归附孟尝君。总之,孟尝君对宾客热情接纳,不挑拣,无亲疏,一律给予优厚待遇,所以食客都认为孟尝君与自己亲近。

读后随笔

孟尝君田文在薛邑建立天下食客集散基地,并收容了三千多人。在当时说来,这是一个不少的数目,是一件不小的事件。就后续影响而言,不能说正面的一点也没有,但负面的居多。在事过二百多年后,西汉著名史学家、《史记》作者司马迁经过实地考察说:“吾尝过薛,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世之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言下之意是,孟尝君把各种各样的流亡恶棍招聚到薛邑,致使这里民风暴虐达数百年。

到孟尝君薛邑养士一千四百年后,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对此事及孟尝君作了两分法的评述。他说:“是以君子丰禄以富之,隆爵以尊之;养一人而及万人者,养贤之道也。今孟尝君之养士也,不恤智愚,不择臧否,盗其君之禄,以立私党,张虚誉,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乌足尚哉!书曰:‘受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此之谓也。”他又说:“孟尝君可谓能用谏矣。苟其言之善也,虽怀诈谖之心,犹将用之,况尽忠无私以事其上乎!诗云:‘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孟尝君有焉。”司马光对孟尝君总体评价不高,一方面认为孟尝君欺瞒国君、盘剥百姓,是“奸人之雄”;另一方面认为孟尝君能虚心接受意见,是有兼容并包雅度的人。

看来,“食客集薛”并没有给薛邑乃至齐国带更多的好处。不过,孟尝君个人却收益匪浅。“食客”基地已是孟尝君最为重要的阵地,危急关头,可以从这里提供人力救助,常常以雕虫小技让你转危为安;迷茫时刻,可以从这里提供智力支持,往往以谋略话语让人豁然开朗。孟尝君正是倚仗此阵地渡过了许多难关,使之长时间活跃在战国时期的政治舞台上。同时,也留下了不少孟尝君与门客互动的历史故事,至今仍然广为传颂。

鸡鸣狗盗救主人。秦昭王拜齐国孟尝君田文为相,因有谗言说:“孟尝君做秦国丞相,一定会先照顾齐国而后才考虑秦国,秦国实在危险!”昭王听信了,于是囚禁孟尝君,想杀掉他。孟尝君的门客立即行动起来,用“狗盗”之术潜入秦宫藏库,将已献给昭王的狐白裘偷出来,再贿送秦昭王的宠妃幸姬。在幸姬的关照下,孟尝君得以释放回国。可是秦昭王很快后悔了,便派人去追回。此时,孟尝君日夜兼程来到了函谷关,正好关门已闭。按照守关制度,要等鸡叫才能开关放行过客。孟尝君的门客又使出“鸡鸣”术,引得四野的金鸡齐叫。守关士卒觉得奇怪,怎么这么早就鸡鸣呢?但也只得开关放行。等秦兵追至函谷关,孟尝君已跑得无影无踪了。“鸡鸣狗盗”救了孟尝君的性命。唐代诗人胡曾有《咏史诗•函谷关》曰:“寂寂函关锁未开,田文车马出秦来。朱门不养三千客,谁为鸡鸣得放回。”

以私止过退象床一次,孟尝君代表齐国前往楚国访问,楚王送他一张象牙床。孟尝君令登徒直先护送象牙床回国。登徒直却不愿意去,他对孟尝君门下食客公孙戍说:“象牙床价值千金,如果有一丝一毫的损伤,我就是卖了妻子儿女也陪不起啊!你要是让我躲过这趟差使,我有一把祖传的宝剑,愿意送给你。”公孙戍答应了。于是见到孟尝君说:“各个小国之所以都请您担任宰相,是因为您能扶助弱小贫穷,使灭亡的国家复存,使后嗣断绝者延续,大家十分敬佩您的仁义,仰慕您的廉洁。现在您刚到楚国就接受了象牙床的厚礼,那些还没有去的国家又拿什么来接待您呢!”孟尝君听罢回答说:“你说得有理。”于是决定谢绝楚国的象牙床厚礼。公孙戍告辞快步离开,还没出小宫门,孟尝君就把他叫了回来,问道:“你为什么趾高气昂、神采飞扬呢?”公孙戍只得把赚了宝剑的事如实报告。孟尝君便令人在门上贴出布告,写道:“无论何人,只要能弘扬我田文的英名,劝止我田文的过失,即使他私下接受了别人的馈赠,也没关系,请赶快来提意见。” 公孙戍身为孟尝君门下的一个食客,竟然如此自私,孟尝君不但没有责怪,反而从积极方面加以引导,看得出薛公是如何善待食客的。

狡兔三窟护平安。《战国策•齐策四》中记载了这样段话:“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这是冯谖说给孟尝君听的话。后来成为成语“狡兔三窟”,比喻藏身处多,便于逃避灾祸。当时的本意大致是,冯谖要为孟尝君筑就三个防身的洞窟:第一是民心窟,使孟尝君得到薛邑百姓的拥戴;第二是君意窟,使孟尝君得到齐王的信任;第三是先王宗庙窟,使孟尝君的根基久远稳固。

冯谖是齐国人,因家境贫穷,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便托人请求投靠孟尝君门下混碗饭吃。起初,孟尝君了解冯谖有什么爱好和专长,得到的回答是此人既无爱好,也无专长。可是孟尝君居然收留了他。而孟尝君的一些左右管事人却看不起冯谖,成天给他吃粗茶淡饭。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倚门弹剑唱道:“长剑长剑回去吧!吃饭没有鱼。”左右佣人把事报告给了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吃鱼,按照鱼客的待遇。”又过段时间,冯谖故伎重演,这回唱的是:“长剑长剑回去吧!出门没有车。”左右人把这事当成笑话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车马,按照车客的待遇。”此时的冯谖特别得意,对他的朋友说:“孟尝君尊我为上客。”可没过多久,他又弹剑唱道:“长剑长剑回去吧!没有东西养我家。”这下,左右人都认为他太过分了,简直是贪得无厌,马上报告给孟尝君,孟尝君却无异常反映,在得知他家中尚有老母后,就叫人按时给老人送去吃的用的。从此以后,冯谖的后顾之忧消除了,再也不唱这类歌了。

有一次,冯谖主动报名去薛邑为孟尝君收债,出发前他问孟尝君收完债后买点什么回来。孟尝君说:“看我家缺少什么就买什么。”冯谖来到薛邑,一一核对债务,并当众将所有债券烧毁。当地百姓十分感激孟尝君的大恩大德。冯谖回来向孟尝君报告自己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并对孟尝君说你家什么都不缺,就缺“义”,这回我给你买来了“义”。孟尝君听后虽然心中不悦,但也没有责怪冯谖。事情过去一年后,齐王听信谗言,让孟尝君交出相印,退隐薛邑。薛邑百姓得知此事,扶老携幼在半途中夹道迎接孟尝君回来。孟尝君这才感受到冯谖的用心,并对冯谖说:“你为我买回的‘义’,现在看到了。”

就在这种气氛下,冯谖对孟尝君说了那番“狡兔三窟”的话,通俗的意思是:聪明的兔子都有三个藏身的洞窟,在紧急的时候就可以逃过猎人的追捕,免于一死;但是你现在只有一窟,还不能放心地睡大觉,让我为你建造两个洞窟。于是,孟尝君为冯谖备好车马去魏国。冯谖对魏惠王说,如果能请到孟尝君辅佐治理国家,那魏国一定能国富兵强。魏惠王听从了冯谖的意见,立即派人邀请孟尝君到魏国任丞相。可是魏国使者一连请了三次,冯谖暗里告诉孟尝君不要答应。齐王得知魏国邀请孟尝君之事,赶紧请回孟尝君,并恢复相国职务。此时,冯谖要孟尝君向齐王请求,把先王传下的祭器放在薛邑,并且兴建宗庙。当宗庙建成后,冯谖回报孟尝君说:“三窟已成,您可以安安稳稳地过快乐的日子了。”据说后来果然如此,孟尝君任相数十年,没有丝毫的灾祸。

说了以上这些,不能不说说薛邑这个地方。古薛邑,原称薛国城,位于今山东滕州市南境。自夏时奚仲封薛,建薛国。齐灭薛国后称为薛邑。周显王四十八年(公元前321年),齐威王少子田婴封于薛,号称靖郭君。田婴去世后,其子田文继封薛地,号称孟尝君。孟尝君在此大规模地筑城,薛邑之名始于此。据记载,古薛国从最早的主人奚仲受封,一直到春秋战国时孟尝君田氏父子又一次受封,完成了由任姓薛国向田氏薛国的更替和转换,其间“传六十四世,国祚千九百年”(见《滕县薛世家》)。秦灭齐后设薛郡,汉至魏晋设薛县,隋废薛为滕县属地。现为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县级)。春秋战国时期的薛国故城,分外城和内城两部分。外城平面呈不规则方形,东西最长3000米,南北最宽2200米,周长10615米。大部分城墙在地面上留有残迹,残高47米,基宽2030米。夯层一般厚1922厘米,有些地方厚1117厘米,夯窝直径67厘米。共有5座城门,南面2座,其它三面各1座。内城在大城东南隅,平面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南墙较直,与外城城墙合一,西、北墙已湮没地下。整个城墙周长2750米,其中东墙长640米、南墙长660米、西墙长730米、北墙长729米。墙宽10米左右,城壕宽1520米。南、西、北三面各有1座城门。皇殿岗村居城中心,村址略高于四周,相传为薛国宫室遗迹。城东北角有两座高大的土冢,传为战国时期孟尝君及其父田婴陵墓。出土的春秋铜器“薛子仲安簠”和“走马薛仲赤簠”,为当时祭祀所用的礼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