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人095.好客相国孟尝君

(2015-11-24 06:40:14)
标签:

历史

笔记

《资治通鉴》


【将相篇之六读文】

原文:靖郭君有子四十人,共贱妾之子曰文。文通傥饶智略,说靖郭君以散财养士。靖郭君使文主家待宾客,宾客争誉其美,皆请靖郭君以文为嗣。靖郭君卒,文嗣为薛公,号曰孟尝君。孟尝君招致诸侯游士及有罪亡人,皆舍业厚遇之,存救其亲戚,食客常数千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由是孟尝君之名重天下。(《资治通鉴》第2卷)

译文:周显王四十八年(公元前321),靖郭君有四十个儿子,其中一个地位卑贱的小老婆生的儿子叫田文。田文风流通达、富有智谋,他建议靖郭君广散钱财,蓄养心腹之士。靖郭君便让田文主持家事、接待宾客,宾客都在靖郭君面前争相称赞田文,都建议让田文做接班人。靖郭君死后,田文果然接班做了薛公,号为孟尝君。孟尝君四处招揽收留各国的游士和有罪出逃的人才,为他们添置家产,给以丰厚待遇,而且还救济他们的亲戚,孟尝君门下收养的食客经常达数千人,每个人都成为孟尝君的亲信心腹,因此孟尝君的名声传遍天下。

简介:孟尝君(?—?),即田文。战国时齐国贵族,袭其父田婴的封爵,封于薛(今山东滕县南),称薛公,号孟尝君。被齐湣王任为相国,门下的食客数千。曾联合韩、魏先后打败楚、秦、燕三国。一度入秦为相,不久逃归。齐湣王七年(294)因甲叛乱事,出奔到魏,任魏相,主张联秦伐齐,后来与燕、赵等国合纵攻齐。

【读后随笔】

被齐湣王任用为相国的孟尝君,人称“好客薛公”。他生活在权贵富豪庭家,父亲是齐宣王的弟弟田婴。早年,齐宣王把薛城封给田婴,号称靖郭君,以后又把齐国大事全部委托靖郭君办理。孟尝君继承父业后,凭借雄厚而庞大的家财,以养士为乐,不看聪明愚笨,不论好人坏人,不分高低贵贱,招收食客三千人。这些人聚集到他门下,白吃白住,休闲聊天,只是偶尔受孟尝君之托,办一些五花八门的事情而已。比如,到邻国找个人、拉个关系或在国内放放债、收收息等等。薛公的封地,简直像一个慈善机构。

孟尝君能收养如此之多的食客,固然有雄厚的钱财作支撑,但也要有兼容并包的度量。一次,孟尝君代表齐国前往楚国访问,楚王送他一张象牙床。孟尝君令登徒直先护送象牙床回国。登徒直却不愿意去,他对孟尝君门下食客公孙戍说:“象牙床价值千金,如果有一丝一毫的损伤,我就是卖了妻子儿女也陪不起啊!你要是让我躲过这趟差使,我有一把祖传的宝剑,愿意送给你。”公孙戍答应了。于是见到孟尝君说:“各个小国之所以都请您担任宰相,是因为您能扶助弱小贫穷,使灭亡的国家复存,使后嗣断绝者延续,大家十分敬佩您的仁义,仰慕您的廉洁。现在您刚到楚国就接受了象牙床的厚礼,那些还没有去的国家又拿什么来接待您呢!”孟尝君听罢回答说:“你说得有理。”于是决定谢绝楚国的象牙床厚礼。公孙戍告辞快步离开,还没出小宫门,孟尝君就把他叫了回来,问道:“你为什么趾高气昂、神采飞扬呢?”公孙戍只得把赚了宝剑的事如实报告。孟尝君便令人在门上贴出布告,写道:“无论何人,只要能弘扬我田文的英名,劝止我田文的过失,即使他私下接受了别人的馈赠,也没关系,请赶快来提意见。”

身为孟尝君门下的一个食客,竟然如此自私,孟尝君不但没有责怪,反而从积极方面加以引导,看得出薛公是如何善待食客的。司马光就此评论说:孟尝君可以算是能虚心接受意见的人了。只要提的意见对,即使是别有用心,他也予以采纳,更何况那些毫无私心的尽忠之言呢!孟尝君有这种兼容并包的雅度。

孟尝君门下的食客来自五湖四海,似乎只是一些鸡鸣狗盗之徒,起不了什么大作用。其实也不尽然,有些食客在关键时候也能帮上大忙。周赧王十七年(公元前298),在秦国当丞相的孟尝君,受到秦王的怀疑,把他囚禁起来,准备杀掉他。孟尝君托人请求秦王的一位宠姬向秦王说好话。这位宠姬曾见到孟尝君送过一件白色狐皮袍给秦王,要求孟尝君也送一件给她。孟尝君只带了一件,并无第二件。这时,有随他来秦的食客,会装狗,也会偷窃。便在深夜像狗一样地溜进秦宫藏库,偷出那件白色狐皮袍送给了那个宠姬。于是宠姬替孟尝君说情,秦王便释放了孟尝君,让他回国。可是秦王转念又后悔,便派人去追回来。这时,孟尝君仓促逃至边关,按照守关规定,要等鸡叫才能放行过客,而现在天色还早,秦王的追兵也快要赶到。幸好孟尝君随员中有食客善学鸡叫,四野的鸡一听他的叫声都引颈长鸣,孟尝君这才得以出关脱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