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人094.六国并相苏秦

(2015-11-21 05:30:47)
标签:

历史

笔记

《资治通鉴》


【将相篇之五读文】

原文:初,洛阳人苏秦说秦王以兼天下之术,秦王不用其言。苏秦乃去……于是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北报赵,车骑辎重拟于王者。(《资治通鉴》第2卷)

译文: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当初,洛阳人苏秦向秦王进献兼并天下的计划,秦王却不予采纳。苏秦只好离开去游说别的国家(楚、魏、赵、韩、齐、燕),……这时苏秦成为主持六国联盟的纵约长,兼任六国的宰相。他北归回报赵国时,车马随从之多,像国王般的隆重。

简介:苏秦(?—前317),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字季子。奉燕昭王命入齐,从事反间活动,使齐疲于对外战争,以便攻齐复仇。齐湣王末年被任为齐相。秦昭王约齐湣王并称东西帝,他劝说齐王取消帝号,和赵国司寇李兑一起约五国攻秦,赵封他为武安君。五国合纵攻秦,迫使秦废帝号,归还部分魏韩地,齐便乘机攻灭宋国。后燕将乐毅联合五国大举攻齐,他的反间活动暴露,被人剌死,尸体被车裂。

【读后随笔】

苏秦可是个特殊人物。一人竟同时为六国宰相,岂不是一个人吃六家饭。苏秦并相六国,不仅仅是个人原因,主要是当时时代的产物。春秋时期,见于经传的大小国家就有160多个。经过种种兼并战争,到战国初年只剩下“战国七雄”,即秦、楚、魏、赵、韩、齐、燕。这些国家之间,合合分分、打打停停,以分据中国西边的秦国为最强。六国中有联合事秦的,西与东合,通常称之为“连横”;六国联合抗秦,南与北合,一般称之为“合纵”。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造就了一批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纵横家,主要人物有苏秦、张仪等,苏秦合纵,张仪连横。苏秦穿梭于六国之间,游说于六君之中,得到了合纵国的认可和赞同,因而成了纵约长、兼任六国宰相。

苏秦到燕国。苏秦游说燕文公道:“燕国之所以不遭受侵犯和掠夺,是因为南面有赵国做挡箭牌。秦国要想攻打燕国,必须远涉千里之外;而赵国要攻打燕国,只需行军百里之内。现在您不担忧百里之患而反倒顾虑重千里之外,办事情没有比这更错的了。我希望大王与赵国结为亲密友邦,两国一体,这样的话燕国就可以无忧无虑了。”燕文公听从苏秦的劝告,资助他车马让他去说服赵国。

燕国,位于东北,国都为蓟(今北京市西南)。其疆域有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南部,并有山东北端的一小角。其四邻是,北为东胡,西面中山和赵国,东及东南靠海,南与齐为邻。

苏秦说赵国。苏秦对赵肃侯说:“让我根据天下的地图来分析一下,各国的土地面积是秦国的五倍,估计各国的兵力是秦国的十倍,如果六国结成一气,向西进攻秦国,一定可以攻破”。并劝赵王说:如果秦国攻打某一国,其他五国都派出精兵,或者进行牵制,或者进行救援。“各国结成盟邦来对抗秦国,秦国就再也不敢派兵出函谷关来侵害崤山以东各国了”。赵肃侯听罢大喜,将苏秦奉为上宾,赏赐丰厚,让他去约会各国。

赵国,位于北方,国都已迁至邯郸(今河北邯郸)。其疆域: 有今陕西东北部,过黄河有今山西中部及东北部和东南部,河北的东南部,山东西边的一隅之地和河南的北端。其四邻:北有楼烦、 林胡,东北为燕与东胡,东为中山与齐,西与韩、魏交错接壤。

苏秦至韩国。他劝说韩宣惠王:“韩国方圆九百多里,有几十万甲士,天下的强弓、劲弩、利剑都产于韩国。韩国士兵拉足弓射箭,能到百发以上。用这样勇猛的士兵,披上坚固的盔甲,张起强劲的弓弩,手持锋利宝剑,一个顶百个也不在话下。大王若是屈服秦国,秦国必定索要宜阳、成皋两城,现在满足了它,明年还会要割别的地。再给它已无地可给,不给又白费了以前的讨好,要蒙受后祸。况且大王的地有限而秦国的贪欲无止,以有限的地来迎合无穷的贪求,这正是自找苦吃,没打一仗就丢了土地。俗话说得好:‘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大王您这样贤明,拥有韩国的强兵,而落个尾从的名声,那时我也背地里要为您害羞了!”韩王听从了苏秦的劝说。

韩国,位于多国包围之中,在七强中土地面积最小。其国都于公元前375年灭郑后,由阳翟(今河南禹县)迁至郑(今河南新郑)。其疆域有今山西东南部和河南中部。其四邻是,西面秦、南面楚,东南为郑、东为宋。

苏秦进魏国。他对魏王讲:“大王的领地方圆千里,表面上虽不算大,然而村镇房屋的稠密,已到了无处可放牧的地步。百姓,车马之多,日夜络绎不绝于道路,熙熙攘攘,好似千军万马。我私下估计,大王的国家不亚于楚国。现在听说大王有二十万武士、二十万苍头军、二十万敢死队、十万仆从、六百辆战车、五千匹战马,却打算听从群臣的浅见,去屈服秦国。所以我们赵王派我向您建议,订立盟约,望大王明察决断。”魏王也同意了苏秦的建议。

魏国,位于中原中心地区。其国都于公元前316年由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其疆域在今陕西境内,沿黄河有今韩城之南部,在渭河以南有今华阴左右附近之地,并有今山西西南部及东南部,又通至河南北部,兼有黄河以南沿黄河一带部分地区。其四邻是:与秦、赵、韩、郑、楚、齐、卫等为邻。

苏秦奔齐国。他当面为齐王分析了合纵抗秦的好处,劝齐王做个堂堂正正的“强齐”,不要在秦国的卵翼下生存,否则会吃大亏的。“齐国四面要塞,广袤二千余里,披甲士兵几十万,谷积如山。精良的三军,郊外二十县的五都之兵,进攻像离弦利箭,作战如雷霆万钧,解散似风雨扫过”。并动情地说:“你们不仔细考虑秦国对齐国的无可奈何,却要向它们俯首称臣,这样做就是齐国的失策。现在听我的建议,齐国可以免去屈服于秦国的卑名,而获得强国的实际利益,因此我希望大王您能留意划算一下!”齐王也允诺了苏秦的建议。

齐国,位于东北,国都为临淄(今山东临淄北)。其疆域:有今山东偏北之大部及河北之东南部。其四邻是:北为燕,西为赵、卫、魏,南为宋、鲁、莒、杞、越等。

苏秦最后到楚国。苏秦劝说楚威王道:“楚国,是天下的强国,有方圆六千余里,百万甲士,千辆战车,万匹战马,存粮可支持十年,这是称霸天下的资本。秦国的心腹之患莫过于楚国,楚国强则秦国弱,秦国强则楚国弱,两国势不两立。所以我为大王着想,不如联合各国孤立秦国。我可以让崤山以东各国;四季向您进贡,以求得大的抗秦明令;再把江山社稷、祖先宗庙都托付给您,练兵整军,听从您的指挥。由此而见,联合结盟则各国割地来来归附楚国,横向亲秦则楚国要割地去归附秦国,这两种办法有天壤之别,大王您选择哪一种呢?”楚王也听从苏秦的劝说。

楚国,位于南方,土地面积最大。其国都为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其疆域:自今四川东端起,包括湖北全省、湖南东北部,江西、安徽两省北部,陕西之东南隅,河南的南边,江苏淮北中部。其四邻是:西面是巴,西北为秦,北面为韩、魏、宋、鲁,东北为莒,东为九夷与越,南为百越。

苏秦游说六国取得了可喜成果,并被六国委任宰相。然而好景不长。第二年(公元前332),秦惠王派犀首逼迫齐国、魏国,共同出兵攻伐赵国,借此破坏各国盟约。秦惠王的做法果然生效。赵肃侯对苏秦大为不满,并提出严厉的谴责。当苏秦离开赵国后,联合盟约便土崩瓦解了,苏秦的昔日辉煌也荡然无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