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句087.奇货可居
(2015-11-02 10:22:37)
标签:
文化历史笔记《资治通鉴》 |
【成语源之七读文】
周赧王五十八年(公元前257年)
原文:阳翟大贾吕布韦适邯郸。见之,曰:“此奇货可居!”乃往见异人,说曰:“吾能大子之门!”异人笑曰:“且自大君之门!”不韦曰:“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异人心知所谓,乃引与坐,深语。(《资治通鉴》第5卷)
译文:阳翟大商人吕不韦,来到赵国都城邯郸,碰上了异人,心中想道:“这是一个稀奇的货物,可以囤积牟利!”于是前去拜见异人,游说他说:“我能够光大你的门庭!”异人笑着回答说:“并且也是为了光大您的门庭!”不韦说:“您有所不知,我的门庭只有依靠你的门庭才能光大。”异人心中明白话中的用意,就引入房中一道坐下,深入交谈。
句释:“奇货可居”,比喻挟持某种专长或某种东西作为资本,借以博取功名财利。
【读后随笔】
“奇货可居”,说的是把稀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它典出《史记》,源于吕不韦。也可以说,吕不韦是由此发迹便迈入政界,这就是他掏的第一桶至关政治的“金”。
吕不韦(?—前23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人,原为阳翟大商人。他来往各地,以低价买进各种货物,然后高价卖出,因而积累起千金家产。秦昭王太子安国君,有个儿子名叫子楚。子楚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其子子楚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国对子楚也不以礼相待,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用品都没有保障,生活困窘,很不得意。吕不韦到邯郸去做生意,发现子楚后非常高兴,深感“奇货可居”。于是前去拜访子楚,游说子楚:“我能光大你的门庭。”子楚与之深谈。吕不韦说:“我吕不韦虽然不富有,但原意拿出千金来为你西去秦国游说,侍奉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让他们立你为太子。”子楚叩头拜谢道:“如果实现了您的计划,我愿意分秦国的土地与您共享。”后来安国君果然立子楚为继承人。子楚继位,号称庄襄王,吕不韦也被任为相国,封为文信侯。庄襄王死后,年幼的赢政继位,继续任相国,被称为“仲父”,实际上执掌秦国的军政大权。秦王赢政亲理政务后,被免职,出居封地,不久忧惧自杀。
吕不韦的经商本领过人,他的“奇货可居”,通俗地讲,就是以人作货物,囤积牟利。吕不韦抓住异人这个“奇货”,专心做这笔“买卖”,无论政治上还是经济上的“回报”率都高得惊人。他从商人进入了政界,当上了相国,成了“仲父”,掌握一国的军政实权,可以呼风唤雨,要啥有啥。据记载,这时的吕不韦不是过去的样子了,食邑有蓝田十二县,封邑有河间十城,门下有宾客三千,家有黄金万贯之多,还令宾客编著《吕氏春秋》,为己树碑立传。
吕不韦的“经商”现象,虽然已成为历史,但值得今人好好研究。当时的社会并无商品经济,商人的名声也不好,而吕不韦却能勇敢进入商界,是值得称道的。然而,吕不韦把经商与政治投机结合起来,搞权钱交易,变得越来越贪婪,野心越来越大,这就注定他会走向灭亡之路。观今鉴古,实在应该警惕吕不韦现象,警惕这样的政治投机商。
“奇货可居”,后用来比喻挟持某种专长或某种东西作为资本,借以博取功名财利。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龙君杨少参》:“维时又有无赖表衿王制者,同一斥吏。伪造海中丞瑞疏,丑诋江陵,刻印遍售。此不过欲博酒食耳。时操江湖都御史贾得之,大喜,以为奇货可居。”《聊斋志异·酒友》:“异日,谓生曰:‘市上荞价廉,此奇货可居。’从之,收荞四十余石。人咸笑之。未几,大旱,禾豆尽枯,惟荞可种;售种,息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