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人085.韩宣惠王“两用”

(2015-10-25 05:31:52)
标签:

历史

笔记

《资治通鉴》


【王侯篇之十六读文】

原文:韩宣惠王欲两用公仲、公叔为政,问于缪留。对曰:“不可。晋用六卿而国分;齐简公用陈成子及阚止而见杀;魏用犀首、张仪而西河之外亡。今君两用之,其多力者内树党,其寡力者藉外权。群臣有内树党以骄主,有外为交以削地,君之国危矣。”(《资治通鉴》第2)

译文:韩宣惠王想让公仲、公叔来分别掌管国家政事,征求缪留的意见。缪留回答说:“不行。过去晋国重用六家大臣,而国家被瓜分了;齐简公让陈成子和阚止分别掌权,而自己被杀;魏国任用犀首和张仪,结果沦失了西河的大片领土。现在您打算两家并用,那么强的一方必然会在国内结党营私,弱的一方便要去寻求外国支援。群臣中有在国内结党营私、欺凌主上的,有里通外国卖国求荣的,您的国家就危险了。”

简介:韩宣惠王(?—公元前312年),战国时期韩国君主。韩昭侯之子,在位21年。即位之初,称韩威侯。公元前325年魏惠王在巫沙会面韩威侯,并尊其为王。公元前323年他响应公孙衍“五国相王”行动,正式称王,即为韩宣惠王。公元前312年,宣惠王卒,其子韩襄王即位。

【读后随笔】

韩宣惠王在这里提出了一个“两用”问题。所谓“两用”,就是两人共同治理政事。具体地说,让公仲、公叔两家掌管国家政事。公仲、公叔是韩国两位贵族,也是两位重臣。韩宣惠王的想法可行不可行?当征求大臣缪留意见时,缪留举历史实例加以否定。在缪留看来,君主并用两家,势必引发互斗,强者会在国内结党营私,弱者会从国外寻找靠山。一个国家,内有党徒篡权,外有里通求荣,这个国家就完了。

“两用”,实际上是“分权而治”。从传统意义说,一山难容二虎。两强难共一事,如果让他们共一事,那么不可能合作,只能是“窝里斗”。其实,从突破传统模式上看,“两用”不一定成洪水猛兽,那么令人可怕。这里的关键问题还是看君主有无驾驭能力。驾驭得住,派系不足为患,相反还可以相互牵制,不敢乱来;驾驭不住,即便任用一派,也会出问题,危及国家,这方面的历史事例难道还少吗?正如《韩非子》中所言:“主无术,两用不为患;无术,两用则争事而外市,一则专制而劫弑。”

颇有意思的是,韩宣惠王的前任韩昭侯在这方面做得不错。《韩非子二柄》有一则故事:说的是典官履职的事。一次,韩昭侯醉酒而眠,典官中的典冠者怕昭侯受凉给他盖上衣服。韩昭侯醒后知道了这件事,便问罪于两位典官。典冠的是越职加衣,典衣的是失职没有加衣。由此给人启示,“两用”时一定要让他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