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句081.挟天子以令天下
(2015-10-15 05:57:26)
标签:
文化历史笔记《资治通鉴》 |
【成语源之一读文】
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
原文: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资治通鉴》第3卷)
译文:控制象征王权的九鼎和天下版图,挟持天子以号令各诸侯国,天下就不敢不听从。
句释:“挟天子以令天下”,比喻逼迫和借重权威者的名义,发号施令。
【读后随笔】
“挟天子以令诸侯”,源于“挟天子以令天下”。其实,从字面上讲这里的“天下”,指的是诸侯国;从含义上讲,二句话都说的是挟制王权,以其名义号令天下。但这两句话的产生背景是不同的。
先说“挟天子以令天下”。公元前316年,秦将司马错与张仪在秦惠王面前发生了争执,司马错要攻打蜀国,张仪说不如攻打韩国。秦惠王让他们各自说说理由。于是,张仪说了一番关于“挟天子以令天下”的话。原文是:“亲魏,善楚,下兵三川,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但没有得到秦惠王的同意。不过,“挟天子以令天下”这句话,却流传下来了。
曹操却是此语实践者的典型代表。汉献帝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五月初十,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以冀州属下的十个郡作为他的封地,并让他继续担任丞相,兼任冀州牧,同时加赐“九锡”。这时的汉献帝完全受曹操所掌控,左右随从侍卫无一不是曹操的人,议郎赵彦常为献帝进献对策也遭杀害。汉献帝非常恐惧地对曹操说:“您若能辅佐我,就宽厚些;否则,您就开恩把我抛开。”董承的女儿是献帝的贵人,曹操诛杀董承后,想把他的女儿董贵人一并杀掉,汉献帝屡屡向曹操求情,曹操都不同意,还是被杀。伏皇后对曹操不满意,曹操派人收缴了伏皇后的印玺绶带,并当着献帝的面拖出皇宫,囚禁至死。不过,曹操对汉献帝不想除掉,只是想牢牢控制,从而借用献帝这张牌,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即“挟天子以令天下(诸侯)”。
“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挟持皇帝,以其名义号令天下。后比喻逼迫和借重权威者的名,发号施令。《后汉书·袁绍传》:“沮授说绍曰:‘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官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稸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争锋。”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清·袁枚《续子不语·麒麟喊冤》:“朕命白虎驮邱生来生,愿恶其自有矝汉学,凌蔑百家,挟天子以令诸侯,故有投界豺虎之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