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徐美东
徐美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9,818
  • 关注人气:4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事081.盗杀楚王

(2015-10-14 06:19:37)
标签:

历史

笔记

《资治通鉴》


【周纪篇之八】时间:战国初(公元前402年);地点: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人物:楚声王熊当;古事:楚声王在位六年的某日,为盗匪所杀,史称“盗杀楚王”。

读文

原文:盗杀楚声王,国人立其子悼王。(原文见《资治通鉴•周纪一》 公元前402年)

译文:盗匪杀死楚国的楚声王,国中贵族拥立其子楚悼王即位。

叙事

楚声王(?—公元前402年),楚国国君,芈姓,原名熊当,楚简王之子,公元前407—前402年在位。他在位仅六年,社会动荡不安,国事积弊日深,为“盗”所杀。死后,其子继位,是为楚悼王。声王死后,谥号为“声”,史称楚声王。《史记•谥法解》云:“不生其国曰声。”

楚声王是在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背景下继承楚国王位的。楚国,位于中原南方,是个土地最大的老牌诸侯国。其国都为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其疆域是自今四川东端起,包括湖北全省,湖南东北部,江西、安徽两省北部,陕西之东南隅,河南的南边,江苏淮北中部。随着“三家分晋”的冲击和影响,这个“老而大”的侯国,由于长期实行王室贵戚专政,令尹、司马等要职全由公子掌握,最终出现“大臣太重、封君太众”的现象,致使国势日趋衰落,民众不堪重负,因而他们被逼无奈,只得铤而走险,联合起来展开反抗斗争。一时间,流寇横行,大盗猖獗,社会动荡不安。

楚声王即位后,面对所出现的问题,既没有能力和办法去治理,更没有胆识和气魄去效仿中原各国进行改革,仍然按照既定方针任人为亲,沿袭老路子不思进取,昏庸度日,无所作为,使已经尖锐的国内矛盾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舒缓,相反愈演愈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这位高高在上、深居简出、戒备森严的楚声王,连自己竟然不能自保,终为盗所杀,死于非命。由此,便留下了“声王亡身”的典故。

读后随笔

楚声王被杀案,是历史上的一宗最大疑案。据史料记载,楚声王不属自杀,也不是政治谋杀,是一次意外的“盗”杀。《史记•楚世家》云:“楚声王六年(公元前402年)盗杀声王。”《资治通鉴》说:“盗杀楚声王,国人立其子悼王。”这里的“盗”,应该不是小偷强盗,而是指起义的农民军。因为在当时的王公贵族眼中,起义反抗者就是“盗”。

那么,此案的作案者是谁,动机何在,以及作案的地点、过程等,全无记录可查。如果说是起义的农民军所杀,究竟是哪支农民军,也无记录。看来,这一“杀王案”成了无头的历史死案。

不过,后人还是有种种猜测、想象,或编成故事,或写入小说。有故事说,楚声王喜欢游山玩水,还喜欢打猎。一次,他出去打兔子,意外地遇上了盗贼,战死于猎场。有小说云,那一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楚声王因在宴席上多喝了几杯酒,夜半起来小解,遇到一个盗贼,将他杀死。如此等等,都难以令人信服。戒备森严的国君,怎么能让盗贼轻易得手呢?

即便楚声王确实是为盗所杀,也不只是一起简单的事件。它至少反映了当时楚国出现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也说明楚声王治理无能,使楚国社会动荡,国事积弊日深,从而导致杀身之祸。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楚声王之子楚悼王在位21年、其孙楚肃王在位11年,从未提及此案。尤其是楚悼王熊疑继位后,似乎对父亲被杀之事不以为然,好像没有发生过这件事。因此,后人有理由质疑,这一死案是不是死在楚国宫廷内部,与争夺权力有关。猜疑终归还是猜疑,并无确凿证据可查。

另有一推想:宋人杀声王。有记载说,楚声王曾试图以对外发动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于是,率领军队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楚宋战争。宋国地处楚国东北部,是个三流小国,实力远不及楚国。在楚声王看来,只要楚军一动,宋国必然会称臣服输。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弱国,楚军攻打得异常艰难。《吕氏春秋•慎势篇》中说:“(楚)声王围宋十月。”结果,楚声王不仅未能转移矛盾,反而惹上“穷兵黩武”之骂名,国内不满意的人越来越多,国外尤其是宋人更是对当时的楚王恨之入骨,便有宋人杀手在暗中追杀楚声王。某日,楚声王终于落网被杀。这便是“盗杀楚王”的由来。不过,这只是推想而已,也无足够证据可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