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徐美东
徐美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9,818
  • 关注人气:4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事080.过庐必式

(2015-10-11 06:37:09)
标签:

历史

笔记

《资治通鉴》


【周纪篇之七】时间:战国初期;地点:晋国魏地;人物:魏文侯(魏斯);古事:魏国君主文侯尊重人才,每次经过名士的住地都要自觉行礼,史称“过庐必式”。

读文

原文: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原文见《资治通鉴•周纪一》公元前403年)

译文:魏文侯魏斯任用卜子夏、田子方为国师,文侯每次经过名士段干木的住宅,都要在车上俯首行礼,以示尊敬。四方贤才德士听说后,都前来归附他的魏国。

叙事

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的魏文侯,是魏国的建立者,也是颇有作为的一代开国之君。他师事儒门子弟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为相,乐羊、吴起为将,西门豹为邺(今河北磁县南)令,奖励耕战,兴修水利,进行改革,使魏国率先称雄诸侯,独步中原,曾西取河西(今黄河与北洛水间),北灭中山(今河北正定东北),南败楚国,夺得大梁(今河南开封)等地,成为当时的强国之一。魏文侯在建国、治国和兴国中,做了许多令后人难忘而有影响的事。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这是魏文侯其事中的一事,后人称之为“过庐必式”。所谓“过庐必式”,就是对当年名士段干木的敬重。段干木,魏国名士,与卜子夏,田子方并誉“河东三贤”。段干木只为魏文侯师,不到魏国做官,据说,他一生“守道不仕”、“官之则不肯,禄之则不受”。默默地在市井之中,过着逍遥自在的隐逸生活。魏文侯却是得师而不得臣,终成憾事。不过,魏文侯更加从内心敬佩自己的老师段干木。所以魏文侯“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甚至在屈驾请见时“立倦而不息”。魏文侯说:“段干木是个有贤德的人,他不为权势而坏了君子的道德,住在陋巷而驰名千里,我怎么能不表示对他的尊敬呢?”正是因为魏文侯的敬重举动,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反响,招来四方贤才德士的归附。

读后随笔

“过庐必式”,说的是魏文侯尊重人才的事。其实,魏文侯还有许多感人的事,诸如“适野期猎”、“请回任座”、“以起为将”、“五视定相”等。概括地说,魏文侯改革强国,坚持“仁德”“人心”,以人为本,用人兴国。

为人守约,“适野期猎”。魏文侯在治理自己的属地中,十分重视守约,常以实际行动做到诚儆不打折扣,守信不讲价钱。《资治通鉴》载: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一天,魏文侯与群臣饮酒,正欢乐间,下起了大雨,魏文侯却下令备车前往山野之中。左右侍臣奇怪地问:“今天饮酒正在兴头上,外面又下着大雨,国君打算到哪里去呢?”魏文侯说:“我与山野一官员约好了今天去打猎,虽然这里很快乐,也不能不遵守那边的会面约定!”于是驾车亲自到了山野,当面告诉这位官员因雨停猎。

让人说话,“请回任座”。“仁君”者,即明智也。所谓明智,就是不自以为是,最重要的是给人留有说话空间,多听不同意见,在让人说话中看到自己的不足,错了马上就改。《资治通鉴》载: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一次,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取得了胜利,可文侯却把夺得的地盘,封给了自己的儿子魏击。臣子任座却直言说:“国君您得了中山国,不用来封赏有功人员,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这算什么仁德君主?”魏文侯听后勃然大怒,任座见势不妙,起身快步离去。接着,魏文侯又听听翟璜的意见。翟璜说:“臣下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于是我知道您是仁德君主。”在翟璜的提示下,魏文侯转怒为喜,意识到自己错了,立即派翟璜去追任座回来,还亲自下殿堂去迎接,奉为上宾。

用人不疑,“以起为将”。《资治通鉴》载:吴起者,卫人,仕于鲁。齐人伐鲁,鲁人欲以为将,起取齐女为妻,鲁人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大破齐师。或谮之鲁侯曰:“起始事曾参,母死不奔丧,曾参绝之;今又杀妻以求为君将。起,残忍薄行人也!且以鲁国区区而有胜敌之名,则诸侯图鲁矣。”起恐得罪,闻魏文侯贤,乃往归之。文侯问诸李克,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弗能过也。”于是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吴起,是卫国人,在鲁国任官职。齐国来攻打鲁国,鲁国想任用吴起为大将应敌,但吴起娶的妻子是齐国人,鲁国便因此而疑虑吴起。于是,吴起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取得鲁国信任,任为大将,率军大破齐国军队。有人在鲁国国君面前攻击他说:“吴起当初曾师事曾参,母亲死了也不回去治丧,曾参认为他不孝,与他断绝关系。现在他又杀死妻子来求得您的大将职位。吴起,真是一个残忍缺德的人,况且,以我们小小的鲁国能有战胜齐国的名气,各个国家都要来认真算计鲁国了。”吴起知道此事后,恐怕鲁国治他的罪,又听说魏文侯贤明,于是就前去投奔。魏文侯征求李克的意见,李克说:“吴起为人贪婪而好色,然而他的用兵之道,连齐国的名将司马穰苴也是比不上的。”于是魏文侯。任命吴起为大将军,派他攻打秦国,接连夺下五座战池。

任人唯贤,“五视择相”。《资治通鉴》载: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

魏文侯对李克说:“先生曾经讲过:‘家贫就想到良妻,国难就想到良相。’目前要选人担任相,看来不是魏成就是翟璜,他们两人怎么样?”李克回答说:“地位卑下的人不应该去谋划尊贵者的事,关系疏远的人不应该去考虑亲近者的事,臣是一个在野的人,实在不敢应命。”文侯说:“先生面临决定国家大事的时候,请不必谦让!”李克说:“君王只是没有详察罢了。在平时看他所亲近的人,有钱时看他所交往的人,显达时看他所推举的人,失意时看他所不做的事,贫困时看他所不取的是什么。从这五个方面观察就足以判断他们的优劣了,何必要我参与研究呢!”文侯道:“先生回家休息吧,我已定下相的人选了。”

魏文侯按照“五视”,已经选定了合适的相国,此人是魏成不是翟璜。据记载,起先翟璜有点不服气,当着李克的面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后来,他用“五视”衡量自己、审视魏成,认可了,服气了,并十分惭愧地对李克说:“我翟璜真是个粗鄙之人,刚才的话失礼了,我愿意拜您为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