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人077.卫慎公“受教”
(2015-09-29 05:11:12)
标签:
历史笔记《资治通鉴》 |
【王侯篇之八读文】
原文: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中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资治通鉴》第1卷)
译文:周安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77年),子思(孔伋)向卫国国君推荐苟变说:“他的才能足以统帅五百辆战车的军队。”卫侯说:“我也知道他是个将才;然而苟变做官吏的时候,在征税中吃了老百姓两个鸡蛋,所以我不用他。”子思说:“圣人选人任官,就好比木匠使用木材,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一根合抱的巨木,只有几尺腐烂之处,高明的工匠是不会扔掉它的。现在国君您处在战国纷争之世,正要收罗英武人才,却因为两个鸡蛋而舍弃了一员战将,这话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卫侯一再拜谢说:“我接受您的指教!”
简介:卫慎公(?—公元前373年),战国时人,卫国第37代国君,姬姓,名颓。卫敬公之孙,卫昭公之侄,公子适之子。颓杀死怀公自立,在位42年。《史记•卫康叔世家第七》:昭公六年(公元前426年),公子亹弑之代立,是为怀公。怀公十一年(公元前415年)公子颓弑怀公而代立,是为慎公。慎公父,公子适;适父,敬公也。慎公四十二年(公元前373年)卒,子声公训立。
【读后随笔】
卫侯,指的是卫慎公,是卫国第37代国君。卫国,周王朝的姬姓诸侯国,位于今河南鹤壁、新乡一带,第一代国君为周文王嫡九子康叔,秦始皇灭六国,卫因为弱小而得以保存。卫慎公在位时,与孔伋(字子思,孔子之孙)有一次深深的交谈,“谨受教矣”,已载入史册。
以上读文就是这次谈话的实录。话题围绕苟变而展开。苟变是卫国人,属于统帅五百战车的将才,但开始并没有得到慎公的任用。孔伋发现这个问题后,主动向慎公推荐苟变。而慎公也知道苟变是个将才,也熟悉苟变的个人经历,只是因为苟变先前在地方做小吏时吃过人家两鸡蛋,所以不肯加以重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孔伋这位孔圣人的后代,从治国到用人,从用人到用木;又从用木到用人,从用人到治国,在他看来治国之本在于用人,不会用人,岂能治国!如何用人?就是“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不能因为能当统帅打仗的人,吃了人家的两个鸡蛋就弃之不用,岂不是因为一点点朽蚀而将一根杞木白白扔掉吗?浪费木材是一种罪过,浪费人才罪责更加严重。
卫慎公听后受到深深的教育,一再拜谢说:“我接受您的指教!”事后,卫慎公果然听从了子伋的意见,重用了苟变,苟变也果真成了卫国的名将。今山东成武县苟村就是战国名将苟变的故里。据传,苟变卒后,其佳话犹传,乡亲念之,遂改村名为苟村,以示永久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