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句076.“君子小人”

(2015-09-28 05:46:14)
标签:

文化

历史

笔记

《资治通鉴》


原句: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

【警言选读文】

公元632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与魏徵谈论如何考察和使用人才时,便说了以下一番话:

原文: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资治通鉴》第194)

译文:因官职而去选择人才,不可仓促行事。任用一位君子,则众位君子都会到来;任用一位小人,则其他小人竞相涌进。

简释:“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意思是,任用一位君子,则众位君子都会到来;任用一位小人,则其他小人竞相涌进。此句所涉及的是“君子小人”问题。运用此句的意义在于,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

【读后随笔】

唐太宗的这番话,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就是选人用人一定要坚持正确的导向。何为正确导向?在唐太宗看来,就是用君子不用小人。因为“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

古人将人才界定为君子与小人两类,用君子不用小人似乎是历代王朝的选人标准。但在实施过程中,有意和无意偏离标准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导致的后果常常是祸国殃民。选人用人首先有个导向定位问题,用对一人,往往产生“君子皆至”的效果;用错一人,又总是带来“小人竞进”的危害。要做到“用一君子”,而不“用一小人”,应从正确导向上出主意、想高招。古代的“骏骨吸才”法,就是高明之招,起到了一般人意想不到的导向作用。

“骏骨吸才”这个典故出自《战国策·燕策一》。它说的是,古代有一位君王想用千两黄金买到一匹千里马,但三年没有得到。这时,一位养马人说他能买到千里马。于是,君王派养马人去办这件事。过了三个月养马人回来报告说,已买到一匹千里马,不过是花了五百金买回了千里马的骨头。君王听后大怒,说:“我要的是活马,怎么花五百金买来死马?”养马人答道:“君王息怒。如果人们知道您花了五百金买了一具死了的千里马骨头,那么活着的千里马,您就更青睬了。天下人必定知道您是一位愿出重金买马的人,千里马就要到啦!”果然,不出一年,君王得到了三匹千里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