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事069.江陵焚书之乱

(2015-09-06 05:51:16)
标签:

历史

笔记

《资治通鉴》


时间:公元554年;地点:江陵;人物:梁元帝

【乱事之十二读文】

梁元帝萧绎(公元508554),南梁第三代皇帝。字世诚,小字七符。梁武帝萧衍第七子。梁承圣元年(公元552年)十一月在江陵即位,在位三年。谥号“孝元皇帝”,庙号“世祖”。梁元帝承圣三年(公元554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江陵焚书事件。

原文:帝入东阁竹殿,命舍人高善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将自赴火,宫人左右共止之。又以宝剑斫柱令折,叹曰:“文武之道,今夜尽矣!”乃使御史中丞王孝祀作降文。 (《资治通鉴》第165)

译文:元帝躲进东阁竹殿,歙命令舍人高善宝把自己收藏的古今图书十四万卷全部烧毁。他正准备跳到火里去自杀,宫中左右侍从一起阻止了他。元帝又用宝剑砍柱子,宝剑折断,他长叹说:“书烧了,剑折了,文武之道,今天晚上全完了。”于是让御史中丞王孝祀写投降文告。

【乱事印记】

看到南梁江焚书之乱,自然会想到秦始皇帝也曾做过焚书的事。其实,梁元帝焚书,无论是数量上还质量上,都比秦始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一把火烧毁了古今图书14万卷,而且都是一些收藏珍品。这是文化史上的一大浩劫。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每本书全靠手抄手写,很不容易,烧掉了一本就灭迹一本,14万卷是个多么大的数字,这些书毁在他手里就等于从此失传了。

萧绎自幼聪悟俊朗,天才英发。他12岁时便好学问,夏天睡在绛蚊帐中,有时通宵看书,自称史书一天能读二十卷。他即位后,看书天性不改,常常让身边人为他读书,昼夜不停地读。虽然他睡着了,但仍然卷不离手,如果读错了或有意漏读欺骗他,他马上惊醒过来。他下笔成章,富于著述,平时常说:“我比起文士来更善为文,比起武夫来却有些惭愧。”评论他的人认为这话说得很恰当。也许是如此喜好读书,因而他珍藏的书籍达14万卷。他藏书多、读书多,写书也不少,俨然像个学者,经常谈经论史。在龙光殿,他专门开设讲座,亲自讲论《老子》。即便是行军打仗,只条件允许,他马上恢复讲《老子》,百官都穿着军装听讲。

梁承圣三年(公元554年)十一月,西魏军从一百条路线一齐进逼江陵城。城里的守军扛着门板为盾牌,顽强抵抗。不久,西门守军叛变,开门让西魏军进城。梁元帝和太子、王褒、谢答仁等退守金城(内城),并派两位亲王出去求和。人心散了,文武官员陆续出去投降。战斗到天黑,全城几乎都陷落了。梁元帝萧绎躲进了东阁竹殿,命令舍人高善宝放火烧毁全部藏书,准备举手投降。

梁元帝丢掉羽仪饰物、骑着白马,穿着素衣逃出东门,抽出宝剑砍着门扇说:“我萧世诚到了这个地步了吗?”西魏军士兵看见他出来,上前牵着他的白马,走到白马寺以北,把他所骑的骏马夺了下来,换乘一匹瘦弱老马,由一名身材高大的鲜卑人抓着他背后的衣服,押解过去。次日,他见了魏国大官长孙俭,长孙俭问他为什么烧书。他回答说:“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意思是,我萧绎读书万卷,还落到如此地步,所以要烧掉这些书。看来,萧绎是个至死不悟的蠢人,灭亡纯由自取,与读书有什么相干?十二月十九日,萧绎被西魏人用装土的袋子压死,并用粗布把尸体缠裹起来,以蒲草织的席子进行收殓,用白茅草牢牢捆住,埋葬在津阳门外。死时47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