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句057.“为之知之”

(2015-07-24 05:22:56)
标签:

文化

历史

笔记

《资治通鉴》


原句:为之者不知,知之者不得为也

【警言选读文】

公元231年,东阿王曹植发现朝政任用的将领多数素质不高,是一些不会做事、不愿管事的人。于是上书魏明帝曹叡,下面是奏书上的一段话:

原文:臣闻羊质虎皮,见草则悦,见豺则战,忘其皮之虎也。今置将不良,有似于此。故语曰:“患为之者不知,知之者不得为也”。(《资治通鉴》第72)

译文:我听羊披上虎皮,看见草就高兴,看见豺狼就胆战,是忘记身上披的虎皮了。而今任用的将领不优良,则与此相似。所以俗话说:“怕就怕愿做事的人不懂得怎样做,懂得怎样做的人却不愿意去做”。

简释:“为之者不知,知之者不得为”,意思是,做事的人不懂得怎样做,懂得怎样做的人却不愿意去做。此句所涉及的是“为之知之”问题。运用此句的意义在于,既要做事又要懂事

【读后随笔】

这是三国时曹植所引用的一句俗语。其句的简单样式是:“为之不知,知之不为”,通俗地讲就是:做事的不懂事,懂事的不做事。当年的东阿王曹植不满意曹魏朝廷所出现的这种现象,便上书其侄魏明帝曹叡,期待明帝尽快改变这种状况,把那些“羊质虎皮”者清除出朝廷,使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得以任用,从而创造一个“为之知之,知之为之”的局面。

在曹植看来,出现“为之不知,知之不为”的现象,最重要的问题是当时选用的将领素质太差,做事不懂事,不懂还装懂,外强中干,犹如“羊质虎皮”。所谓“羊质虎皮”,就是本质属羊外貌装虎。羊就是羊,再装扮也会显露羊之胆怯;虎就是虎,无须装扮也有虎之威严。尽管羊披上虎皮,可以欺人一时,但不会长久,本性不会改变,见草就喜欢,遇狼就害怕。所以,将俗语“为之知之”与典故“羊质虎皮”并联,也是颇为恰当的。

“为之不知,知之不为”的现象,在当下也是令人生畏的。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如果做事的不懂事,懂事的不做事,那么,这个部门或单位非垮不可。所以,各级、各部门的管理者,除了公正、公开选人用人外,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强对在岗人员的管理教育。一方面加强业务培训,解决“为之者不知”的问题。从不知到知,有一个过程,但只要有计划、有内容、有措施地组织好学习训练,就会缩短这个过程,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从而达到懂事会干的目的。另一方面加强思想教育,解决“知之不为”的问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敬业精神,增强责任感和进取心,让更多的“知之者”不仅乐意干,而且总想更上一层楼。从这个意义上说,“知之”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进取心则是这个条件的基础。

由此可见,构建和谐与发展的社会,就应该从根本上解决“为之不知,知之不为”的问题。应该看到,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要做许多艰苦扎实的工作,主要是提高人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技术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人的素质提升了,“为之”者就不会为了“不知”而犯愁;“知之”者在“为之”上也有了自己的积极性。这时,展现在人们面前的状况是:“为之者知之,知之者为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