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句045.“思自降损”
(2015-06-18 05:45:01)
标签:
文化历史笔记《资治通鉴》 |
原句:日夜惕厉,思自降损
【警言读文】
汉章帝时期的马太后,自己不干预朝政,也不准别人借光升迁。公元79年4月癸卯(19日),她听说自己的亲戚依仗而封侯,立即站出来制止。以下就是她制止时说的一段话:
原文:故日夜惕厉,思自降损,冀乘此道,不负先帝。(《资治通鉴》第46卷)
译文:所以我日夜自警自厉,反省自己的贬损,是希望遵循这一宗旨,不辜负先帝。
简释:“日夜惕厉,思自降损”,意思是,日夜自警自厉,反省自己的贬损。此句所涉及的是“思自降损”问题。运用此句的意义在于,用以说明严于反省自己的不足。
【读后随笔】
马太后是不是铁面无私的人,没有深究。但敢肯定地说,她是个孔孟之道的信奉者。她所说的“日夜惕厉,思自降损”,便可印证这一点。“日夜惕厉,思自降损”,实质就是自厉、自省。马太后以自省自厉来要求自己和亲友,不是心血来潮的奇思异想,实在是扎根于深厚文化传统的自然秉承。因为自省自厉正是孔孟之道的重要内容之一。
“思自降损”,是一种做人的品格。孔子、孟子多有言论语录,不仅如此,而且他们还是善于反省的大师。孔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本来是别人的过错,孔子看到后就反省自己,这是多么高大的境界和胸怀。孟子也常从他人行为中反省自己,最为著名的方法是“反求诸己”: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在中国历史上,大凡传承孔孟之道的儒家人物,都这样要求自己。不要说马太后是这样,就是那些南征北战的将领也注意这样去做。
清代名将曾国藩以尊孔学儒为高,注重反省治心,“逐日检点”自我,不可一天怠慢。他在《笃行篇》中说:“吾辈治心治身,理亦不可太多,知亦不可太杂,切身日日用得着的,不过一两句,所谓守约也。”在家庭里,他负有教育诸弟及子女的责任,以自己的行为,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在军队中,他负有转化腐败风气的义务,以自身的榜样,严于律己而带动部属。正由于曾国藩如此自厉自省,才使得他获得了治家、带兵的“双赢”。看来,人生中如能“日夜惕厉,思自降损”,是多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