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事039.建造“运动屋”
(2015-05-30 06:26:40)
标签:
历史笔记《资治通鉴》 |
时间:公元607年;人物:宇文恺
【益世之十四读文】
原文:八月,壬午,车驾发榆林,历云中,溯金河。时天下承平,百物丰实,甲土五十馀万,马十万匹,旌旗辎重,千里不绝。令宇文恺等造观风行殿,上容侍卫者数百人,离合为之,下施轮轴,倏忽推移。又作行城,周二千步,以板为干,衣之以布,饰以丹青,楼橹悉备。胡人惊以为神,每望御营,十里之外,屈膝稽颡,无敢乘马。(《资治通鉴》第180卷)
译文:八月,壬午(初六),炀帝的车驾从榆林出发,经过云中,溯金河上行。那时天下太平,各种物资都很丰盛。身穿铠甲的士兵有五十多万,马十万匹。旌旗辎重,连绵千里。炀帝命令宇文恺等人制造出去观察民风时用的活动行殿,上面可以容纳侍卫几百人。行殿可以拆卸,下面安装轮轴,可以很快地运动。宇文恺等人又制造了一座行城,周长二千步,用木板作主干,蒙上麻布,用丹青涂画,上面的楼橹全都齐备。胡人惊奇得以为是神工,每次仰望御营,在十里之外,就跪下叩头,不敢骑马。
【读后随笔】
宇文恺(公元555—612年),隋朔方夏州(今陕西)人,字安乐。多技艺,有巧思。隋文帝时,任营新都副监,曾征发民工,开凿广通渠,决渭水达黄河,以通漕运。隋炀帝建东都时,任营东都副监,转升将作大匠,拜工部尚书。他所规划的东都建筑,穷奢极侈。隋炀帝北巡时,他又设计、建造了不少东西,深得炀帝赞赏。
宇文恺可称得上是制造、建筑上的“神工”。他除了建造大帐、观风行殿、行城外,还主持了广通渠的开凿和长安新城、东都洛阳、显仁宫等重大工程的兴建。如果他能生活在今天,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工程师、发明家。
可惜的是,宇文恺处在那个年代,其发明创造只能给封建统治者享受。不过,人们不应该以此来抱怨这位“神工”,他的智慧和创造,他的科学态度和进取精神,是永远值得后世敬仰的。
“神工”宇文恺所设计建造的“运动屋”,主要有观风行殿和行城。观风行殿,可以容纳侍卫数百人,下装轮轴可推移;建造的行城,周长2000步,装饰新颖别致。在这之前,即隋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宇文恺用一年时间设计建筑了东都工程,这项工程十分宏大壮观。据记载,东都工程完工后,豫州几万户居民及各地数万家富商大贾,可以在这里居住经商,市面非常热闹繁荣。宇文恺有丰富的设计制造经验,并著有《东都图记》、《明堂图议》。遗憾的是,这些论作已经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