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人039.司马奕“遭诬”皇帝
(2015-05-29 04:33:12)
标签:
历史笔记《资治通鉴》 |
【皇帝之三十九读文】
原文:大司马温,恃其材略位望,阴蓄不臣之志,……温素有心,深以为然,遂与之定议。以帝素谨无过,而床第易诬,乃言“帝早有痿疾,嬖人相龙、计好、朱灵宝等,参侍内寝,二美人田氏、孟氏生三男,将建储立王,倾移皇基。”密播此言于民间,时人莫能审其虚实。(《资治通鉴》第103卷)
译文:晋简文帝咸安元年(公元371年),大司马桓温,倚仗他的才能与地位、声望,暗中怀有背叛皇帝的志向。……桓温历来怀有此心,对郗超所说的深以为燕。于是就和他商定计议。考虑到司马奕平素谨慎小心,没有什么过错。而利用床第之事则容易对他进行诬陷。于是散布说:“皇上早就患有阳痿,宠臣相龙、计好、朱灵宝等,参与服侍起居床第之事,与田氏、孟氏两位美人生下了三个儿子。将要设立太子赐封王位,转移皇上的基业。”并将这话密秘地传播到民间,当时的人们都无法别真假。
简介:司马奕(公元342—386年),东晋第七代皇帝。字延龄。哀帝司马丕同母弟。他两岁封为东海王,12岁拜散骑常侍、镇军将军。此后,又改封琅邪王,历任 车骑将军、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兴宁三年(365年)二月继承帝位,在位六年,是为晋废帝。
【读后随笔】
司马奕身为东晋皇帝,无端被人家以“床第”之事戴上“绿帽”,然后将其废立。玩弄这种抹绿的人,竟是大司马桓温。司马奕从登基为帝起,就是大司马桓温的傀儡。桓温和郗超密谋废立,因皇帝无过,怕贸然废掉,人心不服。他俩以为宫闱禁秘,性事易诬,可以任意戴上绿帽,而真相难明。于是,捏造谎言说司马奕早有阳痿症,不能过夫妻生活,他的三个儿子是嬖幸之人侍奉内寝时与皇帝的美人田氏、孟氏通奸所生;皇帝放纵美人淫乱,浊乱后宫,理应为国人所不齿。桓温命人将虚构的宫廷秘闻广为散布,使尽人皆知。
桓温诬陷司马奕床第之事,主要是出于其政治野心。桓温曾抚枕慨叹道:“男子汉不能流芳百世,也应当遗臭万年!”他本想通过北伐建立威名,取晋而代之。但第三次北伐之败,使名声一落千丈。因而只能以八卦谣言开路,废帝而代之。在这一切准备之后,咸安元年(公元371年)十一月,桓温来到朝都建康,向褚太后呈交急奏和早已写好的太后令,废掉皇帝司马奕,而立丞相、会稽王司马昱为帝。太后看过数行,大惊失色,但知桓温之意难违,便命人拿笔墨来,在太后令末尾加上:“未亡人不幸罹此百忧,感念存没,心焉如割!”桓温召集百官于朝堂,以太后令宣布废皇帝为东海王,迎会稽王司马昱即皇帝位。为了斩草除根,桓温派人将司马奕的三个儿子及他们的生母田氏、孟氏全部杀死;十二月,以太后诏令降封司马奕为海西县公。
咸安二年(公元372年)四月,将海西公司马奕被迁徙到吴县的西柴里,敇令吴国内史刁彝负责防卫,又派御史顾允前去监视。21年后,即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十月,海西公司马奕病逝于吴县,享年4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