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事037.绘“边贸图”
(2015-05-24 06:08:41)
标签:
历史笔记《资治通鉴》 |
时间:公元607年;地点:西域;人物:裴矩
【益世之十三读文】
原文:西域诸胡多至张掖交市,帝在吏部侍郎裴矩掌之。矩知帝好远略,商胡至者,矩诱访诸国山川风俗,王及庶人仪形服饰,撰《西域图记》三卷,合四十四国,入朝奏之。仍别造地图,穷其要害。从西倾以去,纵横所亘,将二万里。发自敦煌,至于西海,凡为三道:北道从伊吾,中道从高昌,南道从鄯善,总凑敦煌。且云:“以国家威德,将士骁雄,泛濛汜而越昆仑,易如反掌。但突厥、吐(谷)浑分领羌、胡之国,为其壅遏,故朝贡下通,今并商人密送诚款,引领翘首,愿为臣妾。若服而抚之,务存安辑,皇华遣使,弗动兵车。诸蕃既从,浑、厥可灭,混壹戎、夏,其在兹乎心!”帝大悦,赐帛五百段。日引矩至御坐,亲问西域事。矩盛言:“胡中多诸珍宝,吐谷浑易可并吞。”帝于是慨然慕秦皇、汉武之功,甘心将通西域;四夷经略,咸以委之。以矩为黄门侍郎,复使至张掖,引致诸胡。啖之以利,劝令入朝。自是西域胡往来相继,所经郡县,疲于送迎,糜费以万万计,卒令中国疲弊。以至于亡,矩之唱导也。(《资治通鉴》第180卷)
译文:西域诸多胡人都到张掖做买卖。炀帝派吏部侍郎裴矩掌管这件事。裴矩知道炀帝喜好远征,做买卖的胡人来了,裴矩就探询各国的山川地理和风俗,国王以及百姓的风土人情,服饰仪表,撰写了《西域图记》三卷,共四十四国,入朝奏报给炀帝。另外还制作了西域地图,上面包括了西域所有重要的地点,从西倾山开始,纵横连亘将近二万里。从敦煌出发,到达西海,共分为三条路:北路从伊吾起,中路从高昌起,南路从鄯善起,总汇到敦煌。裴矩还说:“凭借着国的威德,将士的骁勇,渡过濛汜水,翻越昆仑山,易如反掌。但是突厥、吐谷浑分别统辖着羌人、胡人的国家,因为他们的阻挡和抑制,所以羌、胡之国不能来朝贡。如今由商人秘密送来很多诚恳的书信,翘首盼望,愿为大隋的臣属。倘若降服并占有他们,务必要认真安抚管理。只须由朝廷派出使者,不必动用干戈,诸蕃国从属于我们以后,吐谷浑、突厥就可以灭掉了。使戎狄、华夏融合为一体,就在此一举了。”炀帝大为高兴,赐帛五百段,每日让裴矩到御坐旁,亲自询问西域的情况。裴矩夸张地说:“西域有很多珍宝,吐谷浑易被吞并。”炀帝于是感慨地仰慕秦皇、汉武的功绩,诚心要开通西域。将筹划处理四夷的事务都委托给了裴矩。任命裴矩为黄门侍郎,又派裴矩到张掖,招引西域各国的胡人,给他们以利益,劝告他们入朝。从此西域的胡人往来不断,他们所经过的郡县,疲于招待迎送,耗费以万万计,终于使隋王朝疲乏凋敝以至于灭亡,这都是裴矩所倡导的。
【读后随笔】
此时已是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炀帝在西域搞的“张掖边贸特区”,渐见失败。原因是隋炀帝好大喜功,盲目投资于做表面文章,“疲于送迎,糜费以万万计,卒令中国疲弊”。然而,在特区边贸期间,并非所有的事都没有做好,至少可以看到有一件事做得是有益的。此事就是,裴矩撰写了《西域图记》。书中所绘制的“边贸图”,为边区各国的交往大开了眼界。
裴矩(公元547—627年),隋朝官吏。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字弘大。文帝时任民部侍郎等职。炀帝时在张掖主管西域互市,采访西域政教、风俗、山川、交通、物产等,著《西域图记》三卷,叙四十四国事,导使西域各族首领入朝。宇文化及称帝时,任尚书右仆射。化及失败,他被窦建德任用,制定朝仪。建德败后降唐,官至民部尚书。贞观元年(627年)去世,谥号“敬”。
人们把裴矩与《西域图记》连在一起。敬佩裴矩,是因为他编著了一本了不起的《西域图记》。遗憾的是,只听其声,未见其形。《西域图记》早已失散,人们不见原本、原文,留存下来的只有“自序”而已。假如当时能够将它保存下来,所产生的作用与效果却是难以估量的。
《西域图记》究竟是本什么样的书?西域指玉门关以西,我国新疆、中亚细亚一带,乃至地中海东岸地区。据传,该书记载了这些地区的地理、风俗、山川、交通、物产等资料,并绘制了较完整西域地图。保留下来的“序言”中说,记载了从敦煌出发,经过伊吾(今新疆哈密)、高昌(今新疆吐鲁番)、鄯善(今新疆罗布泊),直到地中海东岸的三条大道。北道在天山以北;中道沿天山南麓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北;南道沿昆仑山北麓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南。历史上有名的“丝绸之路”、“亚欧之桥”,就在这三条大道上。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裴矩迎合炀帝喜好远征的心态,将自己编辑的《西域图记》献给炀帝,炀帝大喜,厚加赏赐,并每日引见,询问西域之事。裴矩盛言“胡中多诸珍宝,吐谷浑易可并吞”,炀帝相信此言,委托裴矩办理这方面的事务。大业三年(607年)十月,裴矩再次来到张掖,重建“张掖经济特区”,用厚利吸引远道商人前来进行贸易,西域的胡人自由来往,络绎不绝。由于边贸耗费财物过多,国内疲乏凋弊,终使“张掖特区”消亡。
裴矩对隋炀帝的一味迎合,在“张掖特区”试验上的失败,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对《西域图记》的认同。相反,《西域图记》抬高了裴矩的身价,帮了他的大忙,使他在多变的政治斗争形势下,稳稳地站住了脚跟。义宁二年(618年)三月,宇文化及发动兵变,诛杀隋炀帝,不少大臣身遭灭顶之灾,唯有裴矩得到幸免。第二年,窦建德杀宇文化及,裴矩被俘后又受礼遇,成为窦建德身边的干将。唐武德四年(621年),窦建德为唐军所败,裴矩却被唐朝授予殿中侍御史,继迁太子詹事、侍中。一时间,他成了唐太宗不可或缺的重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