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句032.“曲突徙薪”

(2015-05-10 06:42:27)
标签:

文化

历史

笔记

《资治通鉴》

原句: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

【警言读文】

公元前66年,横行霸道的霍光家族被打倒以后,汉宣帝大肆奖赏有功人员。可是,在奖赏名单中却没有曾三次提醒皇上的徐福。因此有人建议宣帝将徐福这个“曲突徙薪”者,放在“焦头破额”者之上予以重奖。汉宣帝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是,便有以下一句话:

原文: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邪?(《资治通鉴》第25卷)

译文:建议改变烟囱、移走柴薪以防患于未然的人没有功劳,得不到酬谢,只将救火时烧得焦头烂额的人请为上客,这合适吗?

简释:“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意思是,改变烟囱、移走柴薪以防患于未然的人没有功劳,得不到酬谢,只将救火时烧得焦头烂额的人请为上客款待。此句所涉及的是“曲突徙薪”问题。运用此句的意义在于,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读后随笔】

这句话,源于一个典故,叫“曲突徙薪”。曲:使弯曲;突:烟囱;徙:迁移;薪:柴禾。即把烟囱改建成弯曲的,搬开灶旁的柴火,避免发生火灾。

据传,有户人家,灶上装了个很直的烟囱,灶旁堆满了柴禾。有人劝他把烟囱改建成弯曲的,把柴禾搬开,免得发生火灾。这家主人不听,后来果然失火。经邻居们共同抢救,才将大火扑灭。于是,主人家杀牛摆宴,对帮助救火的邻居表示感谢,凡是在救火中被烧伤的都请坐上席,其余则按出力大小依次就座,却单单没有请那位建议他将烟囱改成弯曲的人。有人对这家主人说:“当初要是听了那位客人的劝告,就不会发生这场火灾,也不必杀牛摆宴费事了。如今论功请客酬谢,而建议改变烟囱、移走柴禾以防患于未然的人没有功劳,得不到酬谢,只将救火时烧得焦头烂额的人请为上客,这合适吗?”主人这才醒悟,马上将那位客人请来表示感谢。

奖赏的实质历来都是一样的。重事迹,讲公平,“无功不受禄”,有功不抹煞。固然,“焦头烂额”者要奖赏,但“曲突徙薪”者不可忘记。从某种意义上说,忘记了“曲突徙薪”者,就是没有真正达到奖赏的目的,也是没有从失火中真正吸取教训。

“庸庸、劳劳,仁之杀也。”这是《荀子·大略》中的话。其意是说,酬赏、慰籍有功人员,一定要把握功劳的大小,有等级地实施。在生活实际中,奖赏等级不明的问题总是反复出现,尤其是那些有重大功劳、原本该重奖的人,却被遗忘了。出现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奖赏中不可原谅的失误。因此在实施重大奖赏时,要好好想一想、看一看,在你那里是否有“曲突徙薪无恩泽”的问题?有了,要改正;漏了,要弥补,切不可知错不改,否则会误大事。

“曲突徙薪”后遂为成语,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宋·曾巩《与孙司封书》:“比见朝廷所宠赠南兵以来,仗节死难之臣,宗且乃独不与,此非所谓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邪?”明·屠隆《彩毫记·拜官供奉》:“念阴忧漆室效葵倾,鉴先几曲突徙薪情。”梁启超《上粤督李傅相书》:“今不为曲突徙薪之计,后必有噬脐无及之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