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人032.司马炎“羊车”皇帝
(2015-05-08 06:42:39)
标签:
历史笔记《资治通鉴》 |
【皇帝之三十二读文】
原文:春,三月,诏选孙皓宫人五千人入宫。帝既平吴,颇事游宴,怠于政事,掖庭殆将万人。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竞以竹叶插户,盐汁洒地,以引帝车。而后父杨骏及弟珧、济始用事,交通请谒,势倾内外,时人谓之三杨,旧臣多被疏退。山涛数有规风,帝虽知而不能改。(《资治通鉴》第81卷)
译文:晋武帝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春季,三月,晋武帝下诏书,挑选孙皓的宫女五千人进宫。晋武帝已经平定了东吴,他开始把很多时间花费在游乐、宴饮上,对政事处理懈怠了,宫中妃嫔的人数几乎接近一万人。晋武帝经常乘坐着羊拉的车子,听凭羊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宴饮、入寝;宫女们争先恐后地用竹叶插在门上,用盐水洒在地上,诱使羊把车子拉到自己门前。皇后的父亲杨骏及杨骏的弟弟杨珧、杨济开始当权,他们互相勾结利用,权势倾动朝廷内外,当时的人称他们为三杨,朝廷的旧臣许多都被他们疏远、贬退了。山涛多次对晋武帝规劝、谏阻,晋武帝心里也明白但就是改不了。
简介:司马炎(公元236—290年),西晋开国皇帝。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父晋王司马昭,母文明王皇后。公元265—290年在位,谥号“武帝”,庙号“世祖”,是为晋武帝。咸熙二年(265年)继父为相国、晋王,不久代魏称帝。咸宁六年(280年)灭吴,统一全国。在位时,规定按官品高低占田,并准许依官品荫庇亲属和占有佃客、衣食客,不纳赋税,加强了门阀制度。又大封宗室,种下其后皇室内讧的根源。后期,奢侈荒淫以至腐败不堪,待其死后不久,国家又重新陷入分裂局面。
【读后随笔】
晋武帝司马炎在平定东吴之后,以为天下太平了,自己的政权也稳固了,该享受享受了,因而“颇事游宴,怠于政事”。尤其是他一头栽进美人堆,以“羊车”为载体,寻欢作乐,“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竞以竹叶插户,盐汁洒地,以引帝车”,很快成为一个被色欲所主宰的昏君,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遗憾的句号。
晋武帝是开国之君,起先以仁厚节俭著称。他是魏元帝禅让而继魏氏苛酷奢侈的政治之后登极的,因而常常以仁厚节俭的作风纠正魏氏的弊端。晋武帝准备在太庙行事,朝廷中议事的时候,大臣们认为许奇的父亲因过被诛,不宜留在武帝身边供职,应当委派他担任朝廷外的官职。许奇是许允的儿子,许允是名人,曾因过错被杀。晋武帝对大臣们的议论不以为然,他追述许允的名望,称赞许奇的才能,以宽容为怀,提拔许奇担任祠部郎。有关部门反映宫中所用的青丝牵牛绳断了,晋武帝认为青丝太昂贵,为了节俭便下诏用青麻来代替。
灭吴后的晋武帝完全变了,变得荒淫昏庸,引起了朝臣不满。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正月初一,晋武帝亲自到南郊祭祀,礼毕,他感叹地询问司隶校尉刘毅说:“我可以与汉代的哪一位帝王相比?”武帝以为刘毅会说出个响亮的名字,谁知得到的回答:“可与桓帝、灵帝相比。”人人都知道桓、灵之世乃东汉最黑暗昏庸的时候,武帝不能不感到吃惊,因此问道:“何至于到这个地步?”刘毅说:“桓帝、灵帝出卖官职的钱都进了官府的仓库,陛下出卖官职的钱都进了个人家,凭这一点来说,大概还不如桓、灵二帝了。”面对这个耿直的臣下,晋武帝只得自嘲地说:“桓灵之世听不到你这样大胆的言论,而现在我身边却有你这样的直臣,可见我比桓灵二帝贤明。”
武帝难改荒淫,朝臣攀比奢侈。后将军王恺与散骑常侍石崇两家公开攀比谁最奢侈,在他们看来越是奢侈越光荣。王恺用糖膏刷锅,石崇用密蜡当柴烧;王恺用紫色的蚕丝作屏幕,长达40里,石崇就用锦作屏幕,长达50里;石崇用花椒粉和泥涂房屋,王恺就用赤石腊涂墙。王恺拿着晋武帝曾赐给他二尺多的高珊瑚树,给石崇看,石崇故意将王恺的珊瑚树击碎。王恺动了怒,认为石崇是嫉妒他的珍贵之物。石崇说:“你不值得生那么大的气;我现在就还给你。”于是命令手下人把家中的珊瑚树全都拿了出来,其中高三、四尺的有六、七棵,和王恺的珊瑚树相同的有很多,王恺惘然失意,不知所措。
武帝的荒淫,既败坏了社会风气,又毁坏了自己身体。有道是:“帝极意声色,遂至成疾。”意思是说,晋武帝沉湎于美色情欲,以至于得了疾病。事实正是这样,当年雄姿英发的司马炎,由于纵欲纵乐,很快就体虚力亏、朝不保夕了。太熙元年(公元290年)三月,晋武帝病情严重,一会儿进入昏迷状态,一会儿又有所好转。四月二十日,这位风发一时的开国皇帝在含章殿与世长辞了,终年55岁,安葬于峻阳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