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事028.汉通西域

(2015-04-27 06:57:56)
标签:

历史

笔记

《资治通鉴》

时间:公元前138—前60年;地点:西域;人物:汉武帝、张骞

【益世之三读文】

汉武帝时期,张骞从东方走到西方,走出了一条“西域始通于汉”的丝绸之路,史称汉“通西域”。其实,汉武帝派张骞是两次出使西域,每次都历经艰辛,但最终都取得满意效果,为开通丝绸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次出使西域原文:上募能通使月氏者。汉中张骞以郎应募,出陇西,径匈奴中;……骞初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资治通鉴》第18卷)

译文: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汉武帝招募出使月氏国的人。汉中人张骞以郎官身份应募,从陇西郡出发,直入匈奴腹地;……张骞当初出发时有一百多人,离开汉朝十三年,只有包括他在内的两人,得以还生。

第二次出使西域的原文:是岁,骞还,到,拜为大行。后岁余,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域始通于汉矣。(《资治通鉴》第20卷)

译文: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本年,张骞回到长安,汉武帝任命他为大行。一年多以后,张骞派出使大夏等国的副使大部分与该国使臣一同归来。这样,西域各国就开始与汉朝联系来往了。

【读后随笔】

通西域的“丝绸之路”,是汉朝开辟的一条商路,从中国的黄河流域经过西域到达欧洲的交通大道。中国大量的丝和丝织品经过此道向外输出,故称丝绸之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桑树、养蚕、生产丝和丝织品的国家,在秦汉之前,中国生产丝织品的技术就相当高,丝织品通过转运到达欧洲。汉代张骞通西域,首次开辟丝绸之路。从此,东西方的直接交流频繁起来。

汉时把玉门关、阳关以西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统称为西域。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葱岭以东有广大的塔里木盆地。这一带存在着三十六个小国,因为东部接连敦煌,汉势力向西发展,这些小国首先被征服。汉时通常也将这些小国称之为西域。汉武帝时期,西域的三十六个小国,生产落后,经常遭受匈奴的掠夺和压迫。匈奴单于曾把西域大月氏王的头砍下来,用人头骨做成酒杯,因此大月氏对匈奴恨之入骨。汉武帝于是想联合大月氏,两边夹攻匈奴,但这项任务,路途遥远,要经过茫茫的大沙漠,而且必经之途河西走廊还在匈奴手中。汉武帝便在全国公开招募使者,汉中人张骞应召西征。因而,汉武帝刘彻成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成了丝绸之路的第一个实践者。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历经了艰险。当初,归降朝廷的匈奴人说:“月氏原来居住在敦煌和祁连山之间,是一个强国,匈奴冒顿单于攻破了它。老单于杀了月氏国王,把他的头骨做成了饮酒的器皿。其余的月氏部众逃走到远方,极其怨恨匈奴。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联合月氏共同进攻匈奴。”武帝就召募能出使月氏的人。汉中人张骞以郎官的身份应募,从陇西郡出发,直接进入匈奴的腹地,结果被匈奴单于抓住了,被拘留了十多年。张骞找个机会逃了出来,向着月氏国所在的西方走去,过了数十日,到了大宛国。大宛国早就听说汉国富有财物,想通使结好,却没有实现,见到张骞后非常高兴,为他安排了向导和翻译,直达康居国,再转送到大月氏国。大月氏原来的太子做了国王,进攻大夏国之后,分割了大夏国的土地安居下来,当地土地肥沃富饶,很少有外敌入侵,早就没有丝毫向匈奴复仇的打算了。张骞滞留了一年多,终究不知道月氏国打的什么主意,就往回走,他沿着南山走,想通过羌人的居住地返归,又被匈奴人捉住了,拘留了一年多。当时正逢伊稚斜驱逐前单于的太子於单,匈奴国内乱,张骞就和堂邑氏的奴隶甘父逃脱归来。武帝任命张骞为太中大夫,甘父为奉使君。张骞当初出发时有一百多人,往返历时十三年,只有他们二人得以回国。

公元前115年,汉武帝为彻底打垮匈奴,在夺得河西走廊的基础上,再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这次出使西域,汉武帝任命张骞为中郎将,率领三百人,每人马二匹,以及数万头牛羊和价值数千万钱的黄金、钱币、绸缎等物,又指定多人为手持天子符节的副使,沿途如有通往别国的道路,即派一个副使前往。张骞到达乌孙后,极力劝说乌孙王联汉攻打匈奴。张骞转达汉武帝的旨意说:“如果乌孙能够向东返回故土,那么我大汉将把公主许配给乌孙国王作夫人,两国结为兄弟之邦,共同抵抗匈奴,那么,击破匈奴将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乌孙因距汉朝太远,不知汉朝是大是小;且长期以来一直是匈奴的藩属,与匈奴相距又近,朝中大臣全都畏惧匈奴,不愿东迁。张骞在乌孙呆了很久,一直得不到满意的答复,便向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及附近各国分别派出副使联络,受到各小王国的热情接待,扩大了西汉的影响。此后,中亚、西亚各国经常派人到长安访问,进行贸易。汉朝为了便于同这些国家的往来,还修筑道路,设置驿站,使丝绸之路繁荣起来。

张骞通西域所开辟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的往来,促进了东西方贸易交流,有利于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从中国传到西方去的主要是丝、丝织品、金属工具以及铸铁技术等。丝绸成为希腊罗马贵族的珍贵服饰;中国的茶叶、瓷器等传入欧洲。而西方的玻璃、金银、石榴和良马等,通过丝绸之路流入了汉朝。据记载,汉武帝对大宛出的汗血宝马,非常喜爱,称之为“天马”。又接连不断地派使者去大宛搜求。汉朝出使外国的各个使团,大的一行数百人,小的一百多人,所带礼品等物与张骞出使时大致相当,以后随着对西域情况的日益熟悉,使团人员及携带之物也逐渐减少。大约在一年之中,汉朝派往西域各国的使团,多时十余个,少时五六个;其中路远的一般要八九年,较近的也要数年之后才能返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