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军事018.代谷之战与形兵无形
(2014-11-06 05:05:29)
标签:
军事笔记《资治通鉴》 |
【战例摘读】
原文:上居晋阳,闻冒顿居代谷,欲击之。使人觇匈奴,冒顿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上复使刘敬往使匈奴,未还;汉悉兵三十二万北逐之,愈句注。刘敬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畜、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是时,汉兵已业行,上怒,骂刘敬曰:“齐虏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军!”械系敬广武。(《资治通鉴》第11卷)
译文:高帝驻居晋阳,听说冒顿单于驻居在代谷,便想要去攻打他,就派人去侦察匈奴。这时冒顿把他的精壮士兵、肥壮牛马都藏了起来,只让人看见老弱残兵和瘦小的牲畜。汉军派去的使者相继回来的上十批,都报告说匈奴可以攻打。高帝于是再派刘敬出使匈奴,尚未返回,汉军就全部出动兵力三十二万向北追击匈奴,越过了句注山。刘敬回来后报告说:“两国相攻,这本该炫耀自己的优势。但现在我到匈奴方面去,只看见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这必定是想要显露自己虚弱不堪,而埋伏奇兵以争取胜利。我认为匈奴不能攻打。”这时候,汉军业已出动,高帝大为恼火,骂刘敬说:“你这个齐国的混蛋家伙,不过是靠着耍嘴皮子得到了一官半职,现在竟又来胡言乱语阻挠我的军队前进!”即给刘敬加用镣铐拘禁到广武。
公元前200年10月,汉刘邦在代谷(今山西繁峙一带)与匈奴作战时,派出使者侦探情况。这时,匈奴首领冒顿把精壮士兵、肥壮牛马都隐蔽起来了,让人看到的只是老弱残兵和瘦小的牲畜。汉军先后派出十批侦探,都被冒顿的隐形术所惑,都说可以攻打。只有后来派出的一人,回来后认为这里头有问题,不能攻打。可是,为时已晚,三十二万汉军业已出动。冒顿知道这个消息后,便发出精兵四十万骑,将汉军打败,并把刘邦围困在白登山达七天之久,险些送了性命。
【兵法浅析】
在代谷作战中,冒顿单于的胜利在于,隐匿战术发挥了作用,冒顿单于本来“壮士、肥牛马”,却被隐匿得不露半点痕迹;原本不是“老弱及嬴畜”,却装得活龙活现。汉军的失败在于,侦察工作不力,始终未能突破假象的迷惑,因而“白登山之围”是对他们应有的惩罚。不难看出,代谷之战中蕴含着一种兵法,叫做:“形兵无形”。
“形兵无形”,出自于《孙子兵法·虚实篇》:“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大意是,用兵用到了极点,能使人看不出一点形迹,即使有深藏间谍也无法探明虚实,即使有高度智谋者也想不出对付的办法。
所谓“形兵无形”,就是用兵十分保密,让人看不出一点伪装的痕迹。在两军对垒中,古人很重视“无形”,从多方面防止泄密。明代揭喧在《兵经百篇·秘字》中说:“谋成于秘,败于泄。三军之事,莫重于秘。”其意是,军事谋划的成功,在于能很好地隐藏秘密,而泄露秘密往往是失败的原因。所以作战最重要的问题,莫过于隐藏好自己、不暴露秘密。
【读后随笔】
看了上述战例和战法,感慨良多。站在古代的角度看,那时是打了一场“无形”与反“无形”的战争;立足现代想,是在古代打了一场具有超时代意义的隐形与反隐形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隐形者战胜了反隐形者。其实,这场战争胜负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揭示的战法意义,远远大于它的本身,无论对现在还是对未来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随着侦察与反侦察在作战中的运用,作为反侦察的“无形”与作为侦察的反“无形”之间的斗争,也愈演愈烈。这种“无形”与反“无形”的斗争,虽然是在交战双方悄然进行,但明显地促进着战争的发展。在现代条件下,由于科学技术不断地应用于军事,作为“无形”的隐形技术与作为反“无形”的反隐形技术倍受重视,并迅速发展起来。因此,作好打赢未来战争的准备,必须深刻认识和切实把握隐形与反隐形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把握隐形技术的发展趋势。隐形技术是指为减少目标本身对雷达、红外及其它光、电、声探测系统的显示特征所采用的综合性技术措施。目前所采用的隐形技术主要有:反雷达探测隐形技术、反红外探测隐形技术、反电子探测隐形技术、反可见光探测隐形技术、反声波探测隐形技术等。据报道,反雷达的隐形飞机,主要是精心设计飞行器的外形,消除角反射和镜面反射效应,巧妙设计机翼,合理设计和安放发动机进气排气系统,尽量减少飞行器的雷达波散射源,使飞行器的雷达散射波峰值降低,力求做到各方面的雷达加波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以达到相互抵消的目的。俄罗斯在研制Ⅰ—42飞机时采用了等离子体云隐形技术,可不改变飞机外形,隐身效果好,花费少得多。由于隐形技术的广为采用,战场上以假乱真、以假示真的效果大大提高。
另一方面把握反隐形技术的发展趋势。隐形技术的发展必然刺激反隐形技术的发展。目前反隐形技术措施主要有:发展长波和毫米波雷达、提高雷达的探测性能、研制和使用多基地雷达、研制和使用光电探测系统、研制和使微波束武器等。有介绍,隐形飞机的克星之一是超视距雷达,其工作波长较长,飞行器采用的雷达波吸收材料对它无效。超视距雷达波是经过电离层反射后照射到飞行器上的,而飞行器的雷达隐形措施主要是针对地面雷达的,对来自上方的雷达波隐形效果并不好,因此超视距雷达便成了隐形兵器的克星。采用相控阵技术的超视距雷达,能在1500千米距离范围内探测到像B—2隐形轰炸机这样的目标。由于反隐形技术的发展,对战场上以假乱真、以假示真的识别能力大大增强。
从隐形与反隐形技术的发展中,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现象。事物总是相生相克的,有隐形技术的发展,也会有反隐形技术的抗衡,二者总是处在相克相促状态之中。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隐形与反隐形的对抗将会更加激烈,未来战场必将更加变幻莫测,好戏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