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立体概念兼品“吾不如”

(2014-10-03 07:13:29)
标签:

笔记

《资治通鉴》

政工

百科篇1原标题:三维理论与思想工作立体概念——兼品历史鉴点“吾不如”

读鉴系列笔记一:读政工·百科篇引言  思想政治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有一个不断改进和强化的问题。如何改进、怎样强化?最为重要之点,就是讲究科学,以百科理论和知识为支撑,牢固确立科学概念。品读《资治通鉴》中的历史鉴点,联系工作实际作些分析,以便开阔思路,努力去创造思想工作的“品牌效应”。百科篇首文是:三维理论与思想工作立体概念—兼品历史鉴点“吾不如”。

(一)三维管理方格理论

所谓三维管理方格,就是从立体角度观察和认识管理的理论。它是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科学管理理论。

三维管理方格,是从二维管理方格演化而来的。二维管理方格产生于六十年代。它用平面的观点,从影响管理的两个基本变量,即“对生产的关心” 和“对人的关心”出发,作出纵坐标和横坐标,划出九等分,构成方格图(见图示一)。

图1 二维管理方格

 

呈现出81种管理形式,其中最基本的形式有五种:一是既不关心生产也不关心人的1,1型 “贫困式管理”;二是不关心生产只关心人的1,9型 “俱乐部式管理”;三是只关心生产不关心人的9,1型 “任务式管理”;四是对生产和人既关心又不很关心的5,5型“中间道路式管理”;五是对生产和人都很关心的9,9型“全优式管理”

二维管理方格的优点是强调了人的因素和生产因素的协调。但明显缺陷是,只注重内部管理,忽视外部影响。于是,三维管理方格应运而生。

三维管理方格产生于八十年代。它只是在二维管理方格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市场变量,即从“对生产的关心”、“对人的关心”和“对市场的关心”出发,构成方格图(见图示二)。

 

图2 三维管理方格

 

这个“方格”框架的特征是,由二元变为三元,由封闭变为开放,由平面变为立体。三维管理方格的基本形式是立体的,它以“三维”为特征,有三类九种典型管理行为:一是同步管理行为。三维都是均等的。有1,1,1型同步全劣行为;5,5,5型同步居中行为;9,9,9型同步最优行为。二是单维偏执管理行为。三维中,一维强态,二维弱态。有9,1,1型行为;1,9,1型行为;1,1,9型行为。三是双维偏执管理行为。三维中,二维强态,一维弱态。有9,1,9型行为;9,9,1型行为;1,9,9型行为。

综上所述,三维管理方格是结构立体化、变量三元化和形式多样化的统一。构成一个立体方格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有客观条件的。主要条件是:第一,一个事物的基本变量是三维的,它们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第二,三维都能反映这一事物的本质,既有内聚性,又有开放性;第三,三维在这一事物内的活动,呈多种形式,既有互动性,又有整合性。

(二)立体概念在思想工作中的应用

三维管理方格理论在思想工作中的应用,就是要求思想工作也坚持立体性。从内层看,思想工作是立体的。实践表明,做好育人工作,其基本要素是理、情、利。这里的理,是指给思想工作对象讲道理;情,是指对思想工作对象的感情;利,是指解决思想工作对象的实际利益。思想工作的本质特征是,以深厚的感情,充分说理,以理服人。解决实际利益问题,是解决思想问题的外在表现,不可缺少。正是这三个要素的变化,影响着育人工作的内在变化。因此,依据三维管理方格结构框架原理,从“对理的关注”、“对情的关注”和“对利的关注”出发,构成一个方格图(见图示三)。

 

图3 思想工作三维方格

 

从图上看出,思想工作的结构是立体的。思想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说理、感情和实际利益关注程度如何,会呈现出729种立体形式。其中,有九种最基本的思想工作行为:一是全劣行为,即理、情、利都处于弱态的1,1,1型行为;二是居中行为,即理、情、利都处于中态的5,5,5型行为;三是全优行为,即理、情、利都处于强态的9,9,9型行为;四是唯理行为,即只讲理,不讲情、利的9,1,1型行为;五是唯情行为,即只讲情,不讲理、利的1,9,1型行为;六是唯利行为,即只讲利,不讲理、情的1,1,9型行为;七是排利行为,即只讲理、情,不顾实际利益的9,9,1型行为;八是排理行为,即不讲道理,只讲情、利的1,9,9型行为;九是排情行为,即不讲感情,只讲理、利的9,1,9型行为。

从外层看,思想工作是立体的。思想工作是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服从和服务于中心工作。部队思想工作必须与军事这个中心工作紧密相连,并渗透其中。因此,部队思想工作的外层立体性,应该从军事工作中去分析。我们知道,军事工作的构成,从本质上讲,是战斗力的构成。而战斗力的内在结构,主要是人和武器的结合。同时,它与外在的战场环境息息相关。从这个意义上分析,按照三维管理方格原理,军事工作可以从“对武器装备的关注”、“对人的关注”、“对战场环境的关注”出发,便可构成军事方格图(见图示四)。

 

图4 军事工作三维方格

 

由此看来,军事工作是立体结构的。在这个结构中,“对人的关注”这一维包含着思想工作、组织工作、教育训练、日常管理等等。如果以思想工作为可变量,其他均为不变量,这样,思想工作在外层上,便与“武器装备”、“战场环境”相通互动,呈现出三种基本现象:一是滞后现象,包括完全滞后和不完全滞后。育人工作落后于武器装备和战场环境的9,1,9型是完全滞后性现象;育人工作落后于武器装备的9,1,1型或落后于战场环境的1,1,9型是不完全滞后性现象。二是超前现象,包括完全超前和不完全超前。育人工作超前于武器装备和战场环境的1,9,1型是完全超前性现象;思想育人工作超前于武器装备的1,9,9型或超前于战场环境的9,9,1型是不完全超前性现象。三是同步现象,包括劣质同步、一般同步和最优同步。思想工作、武器装备、战场环境同处于弱态的1,1,1型是劣质同步现象;思想工作、武器装备、战场环境同处于中态的5,5,5型是一般同步行现象;思想工作、武器装备、战场环境同处于强态的9,9,9型是最优同步现象。由此可见,思想育人工作在军事工作方格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轻视的。

从中介看,也就是从内层与外层的结合上看,思想工作也是立体的。思想工作的结构与军事工作结构之间的联系,也是相通互动的。正是这种互动性,形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立体网络图(见图示五)。

 

军事工作三维方格               思想工作三维方格

图5 思想工作内层与外层立体关系图

 

图上,左边是军事工作三维方格,右边是思想工作三维方格。右图寓于左图的“对人的关注”一维之中。为分析方便,我们把右图移离出来观察、研究。从这两个立体图的联系中看到,已呈现若干种现象。如果以思想工作为研究对象,以“武器装备”、“战场环境”都处在最佳状态为前提,那么,思想工作还会产生五种不同的立体现象:一是全劣失衡现象,即弱态的理、情、利与强态的“武器”、“战场”相联系,所产生的(1’,1’,1’),9,9现象。二是居中失衡现象,即中态的理、情、利与强态的“武器”、“战场”相联系,所产生的(5’,5’,5’),9,9现象。三是全优协调现象,即强态的理、情、利与强态的“武器”、“战场”相联系,所产生的(9’,9’,9’),9,9现象。四是单维偏执失衡现象,即在理、情、利三维中,一维呈强态、两维呈弱态与强态的“武器”、“战场”相联系,所呈现的失衡现象,当利处于强态时,会出现(1’,1’,9’),9,9现象;当情处在强态时,会出现(1’,9’,1’),9,9现象;当理处于强态时,会出现(9’,1’,1’),9,9现象。五是双维偏执失衡现象,即在理、情、利三维中,两维呈强态、一维呈弱态与强态的“武器”、“战场”相联系,所呈现的失衡现象,当利处于弱态时,会出现(9’,9’,1’),9,9现象;当情处于弱态时,会出现、(9’,1’,9’)9,9现象;当理处于弱态时,会出现(1’,9’,9’),9,9现象。上述五种现象表明,思想工作中的理、情、利,只要任何一个要素处在弱态上,都会导致军事工作结构不协调。只有三个要素都处在强态上,才能使军事工作结构优化协调。以上可以看到,思想工作的确有三维性,呈立体结构。它立体地存在于“对人的关注”之中,又立体地与“武器装备”、“战场环境”相联系,其理、情、利相互依存,具有系统性特征;相互制约,具有互动性特征;相互由内向外聚焦,具有开放性特征;相互组合,呈多种形式,在一定条件下,还组合成最佳状态,具有整合性特征。正是这些系统性、互动性、开放性和整合性,增加了育人的理论特色,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三)构建思想工作立体概念的实际意义

把握思想工作立体概念,对于自觉做好思想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现实与未来意义、思维与视角意义等等。最重要的是有现实视角意义。在我们的思想工作中,有些问题长期没有解决好,究其原因,重要一点是缺乏立体视角,因而把本来是偏颇的,看成是正确的;本来是残缺的,看成是完整的;本来是不够的,看成是足够的;本来是有害的,看成是无害的等等。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用立体概念去加以校正。

第一,思想工作的结合应该是立体结合。思想工作是经常性的工作,它与部队各项工作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一个协调结合的问题。过去,我们对这些结合,平面研究居多,立体探讨不够。比如,思想工作与日常管理的结合,习惯于只从二者之间的联系上去研究探讨。尽管提出的办法不少,也结合得不错,但仍然带有片面性。问题主要是没有树起立体概念。思想工作与管理工作的结合,从平面角度看,只要二者结合好了就行,而从立体角度看,二者结合不好不行;结合好了也未必行。从思想工作外层立体性(图示四)上,就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其一,结合不好所出现的问题。思想工作与管理工作同属“对人的关注”的内容。二者结合不好,这一维不可能达到强态。就会出现9,1,9型、9,1,1型和1,1,9型滞后现象;还可能出现5,5,5型保守现象;甚至出现1,1,1型消极现象。其二,结合好了还可能出现的问题。思想工作与管理工作尽管结合得很好,使“对人的关注”这一维达到了强态,但只注意在这“一维”上下功夫,而对“武器”、“战场”或对这两维中的某一维关注不够,就会出现1,9,1型、1,9,9型和9,9,1型超前现象。从分析中看到,不论是滞后现象,还是超前现象;不论是保守现象,还是劣质现象,都是有害于战斗力的现象。因此,思想工作的结合不只是一维之内的结合,也不仅是二维之间的结合,而是三维互动的结合;不是三维同步弱态,也不是三维同步中态,而是三维同步强态;不仅要关注人,也要关注武器装备,还要关注战场环境。在部队建设中,做人的思想工作,如果不能为形成战斗力提供服务,不能为“打得赢”提供保证,任何形式的结合,都是毫无意义的结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工作的结合,一定要与现代战争的要求相适应,立足于自己的武器装备,为战场制胜而发挥强大的威力。

第二,思想工作的行为应该是立体行为。思想工作行为,不是平面行为,而是立体行为。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一些不正确的、非科学的行为,究其原因,不是不会、不愿意做思想工作,而是视角上出了问题,立体概念没有树立起来所致。现代科学证明,视角与思维方式不同,结果不一样。用平面视角和线性思维去工作,得到的是非科学行为;用立体视角和非线性思维去工作,得到的是较科学的行为。从思想工作内层立体性(图示三)上,可以看到,由于思想工作者对理、情、利三维关注的力度不一样,所呈现的育人行为也不一样。在同步思想工作行为中,就会呈现出(1,1,1)低劣、(5,5,5)保守和(9,9,9)最佳等不同行为;在偏执思想工作行为中,会呈现出顾此失彼现象。在实际工作中也可以看到种种表现,比如,不讲感情的冷酷行为,不讲道理的小恩小惠行为,不讲个人利益的空洞说教行为等等。因此,强化立体概念,有利于端正育人行为,改进思想工作方法,增强思想工作的艺术性。这就要求我们,要立体地处理好理、情、利之间的关系,自觉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利。

第三,思想工作的效应应该是立体效应。所谓思想工作的效应包括正效应、负效应和零效应。立体概念显示,正效应是立体强态效应,负效应是立体弱态效应,零效应是立体中态效应。问题是,我们过去比较注意从平面上去看待各种效应,却很少从立体上认识它。当思想工作效应离开中态往弱态运动,哪怕是微小的运动,也是质变的开始,应该引起高度警惕。可是,我们有时不注意这种变化,认为小问题出不了大事。其实,在立体系统中,往往是某一微小的变化,在一定关节点上,可以引起系统逻辑运动形式的定性改变。科学家把这种变化称为“蝴蝶效应”,即一只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引起一场龙卷风。从思想工作内层与外层联系的立体性(图示五)上,也可以看到这种效应。在军事工作这个大系统内,有对人的关注、对武器装备的关注、对战场环境的关注这些中系统。中系统又包含着各自的层次与系统。比如,对人的关注中,包含着思想工作在内的多个层次,每个层次又有自己的系统。如思想工作系统中包含着理、情、利小系统。在理、情、利小系统中,只要其中的一个稍微处在弱态上,就会使军事工作这个大系统发生定性改变,出现(1’,9’,9’)9,9失衡现象、(9’,1’,9’)9,9失衡现象和(9’,9’,1’)9,9失衡现象。在思想工作实际中,即便只是一个涉及利益的小事,如果没有加以关注,都可能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一块小小咸菜,引发出一场恶性案件的纵横,不正是说明了这一点吗?这就警示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中,任何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都难免使干部、战士产生这样那样的思想问题,哪怕是微小的问题,也不可轻易放过,力求把思想工作做细做活做深。

第四,思想工作者的素质应该是立体素质。有些思想工作者常常感到思想工作针对性、有效性不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思想工作者来看,多是素质问题。做思想工作如同做其他工作一样,没有一定的素质是做不好的。然而,我们有时却认为,思想工作是没有技能的工作,做好做差,与思想工作者的素质能力不够关系不大。其实并非如此。思想工作不论从内层立体性(图示三)、外层立体性(图示四),还是内外相联立体性(图示五)上,都说明思想工作也是一门科学,没有科学态度和方法,是做不好的。同时,也对思想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立体要求。一要有观察多维空间的素质。思想工作是多维构成的立体,满足于看到一方面和另一方面的问题,是不够的,必须具备立足于立体空间从多方面观察问题的能力。二要有分析多因联系的素质。在立体结构的思想工作中,影响思想工作行为的因素是多元化的,这些因素之间不一定是线性联系,往往是非线性联系,仅仅分析到一点与另一点的联系是不够的,必须具备从全方位去分析各种联系的能力。三要有处理多型行为的素质。既能避免1,1,1型劣质行为,又能克服5,5,5型保守行为,也能改造各种偏执行为,还能实现9,9,9型全优行为,必须具备综合处理多种行为的能力。四要有反馈多种信息的素质。思想工作的过程,是多系统立体运动的过程,当输出信息导向输入端后,要注意反馈,不断修正使之实现控制目的。如果仅仅满足于一两种信息的反馈,是不够的,必须具备对各种信息的反馈能力。由此可见,对观察、分析、处理、反馈的要求,不是一般性要求,而是高层次要求;不是平面要求,而是立体要求。思想工作者也只有按照这样的要求,具备这样的素质,才能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有效性。

(四)品读历史鉴点“吾不如”

原文: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译文:谈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持运粮道路畅通无阻,我不如萧何;统帅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三位都是人中英杰,而我能任用他们,这就是我所以能取天下的原因。

叙事: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刚刚结束,刘邦以胜利者自居,召集各列侯诸将,在洛阳南宫举行庆典宴会,谈论他得天下的原因,对楚汉战争进行总结。上面就是刘邦所作的总结性的讲话。

[读]  汉刘邦在夺得天下的庆功会上,不作长篇大论的胜利报告,却专讲自己的“不如”。这一做法,从形式上看有失常规,但效果却颇佳。正是这个“吾不如”,既总结了经验,又表彰了功臣,还展示了个人风度,产生着颇为强烈的宣传效果。

其一,贵在“吾不如”。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存在己不如人的现象是毫不奇怪的。但作为一代君王的刘邦,在公众场合,敢说自己不如别人,是难能可贵的。

其二,能在“吾不如”。按一般思维方式,刘邦连比三人,都说“吾不如”,好象是无能之辈。但换个角度思考,“不如”不等于无能,恰恰相反,刘邦的本事正体现在“不如”上。他承认自己“不如”人,又能把这些“吾不如”者凝聚在自己的麾下,这足以证明他还是有组织才华和能力的。

其三,奖在“吾不如”。在庆功会上,刘邦没有宣读奖赏令,只是说了一些“吾不如”者的名字,这实际上是对这些人最好的奖赏。

其四,胜在“吾不如”。历史上的楚汉之战,打了五年。刘邦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彻底打败强大的项羽,夺得了天下。刘邦的胜利,深层次看,是他善于发现、使用“吾不如”人才的胜利;项羽的失败,是他怀疑、排斥比自己强的人的结果。难怪西汉哲学家扬雄评述:“屈人者克,自屈者负。”善于发挥比自己强的人的作用,就能取得胜利;只凭一己作用的人,就必定失败。

可以说,历史上的汉刘邦是一位思想政治工作高手。从某种意义上讲,刘邦打败项羽,与其说是军事上的胜利,倒不如说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胜利。他在洛阳南宫宴会上的讲话,简短的“吾不如”三字,犹如百万雄师,征服了在场的每个人。深奥吗?不,浅显!复杂吗?否,简单!理到、利到,情也到,又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这就叫做用政工立体概念博得了人心。用今天的眼光看待这场简短的讲话,仍可称得上是一篇“999”型佳作。

在今日的思想工作中,也应该善于立体式的处理事情、解决问题。

某中队有一位区队长向士官小张借了一本书,书名是《关于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是小张半年前从书店购买的。他看到干部也喜欢这本书,便乐呵呵地借给了区队长。

没想这位区队长一次外出不慎将书丢失。后来这位区队长跑了几个书店买到了同样一本书。当区队长还书时,小张一面收下书,一面不高兴。区队长连连说对不起,小张还是不高兴,并不轻不重地扔出一句话,“啥对不起,再新的书也比不上我那本。”在场的同志看到尴尬场面,都责怪小张做得太过,“人家丢了你的旧书,买本新的赔上,还值得你这样吗?”小张不仅没有听进劝告,反而更加不满,并当着大家面,又狠狠损了区队长一顿。

这个中队指导员听到这事后,赶来做工作。指导员在弄清情况基础上,没有批评小张,反而对小张“恋旧”的心理很理解。在这种理解的前提下,再做小张的工作,讲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小张句句都能听进了,并主动找区队长道歉作检讨。后来,区队长和小张恢复如初的融洽关系。两天前,二人双双上了中队“珍惜友谊”的光荣榜。

“以新赔旧”所引出的风波,很值得思想工作者关注和思考。从书与书之间的关系看,丢失了一本旧书,用一本同样的新书去替代,在价格上,通行的是等价原则,似乎是公平合理的。然而,从人与书之间的联系观察,新书与旧书不同的地方,是旧书已倾注了人的情感。一种已经被人喜欢或钟爱的东西,是难以用新东西来替代的,也不能简单地从价格上划等号。

现实生活中,类似“以新赔旧”所带来的思想问题并不少见。思想工作者不能简单地从物物之间去看问题,而应该从人与物之间去看问题,这样你会发现,战士不只是对物质上的追求,而且还很讲究情感上的追求。失物可以用物去补偿,但失“情”难以用物去弥补。难怪那位战士说:“我不在乎一本书,而是在乎那份情。”我们一定要研究这种心理变化,把握其特点,选择正确的角度,做耐心细致的工作,一方面尊重士兵凝聚在物上的那份感情;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士兵珍惜人与人之间的那份友情,只有这样,“以新赔旧”所引发出的思想问题,才能得到有效地化解。

“赔书风波”,虽属小题材,却反映深刻主题。平面看,不该刮风起波;立体看,风波泛起情有可及。“丢旧赔新”,理通利通,然而情不通。情不通,照例风不平。后来由于补上了情,所以“赔书”风波很快平息。由此可知,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操作时,要讲究理、情、利的立体统一。它要求育人教人不能停留在点上面上,而要在立体时空中进行,思想工作的结合是立体结合,思想工作的行为是立体行为,思想工作的效应是立体效应,思想工作者的素质也应该是立体素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