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曰:谷之五味,可得闻乎?伯高曰:请尽言之。
充虚接气,内谷为宝,故因其问,请尽言之。
五谷:
五谷、五畜、五果、五菜,用之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是以脾病宜食粳米,即其药也;用充饥虚,即为食也。故但是入口资身之物,例皆若是。此谷、畜、果、菜等二十物,乃是五行五性之味,脏腑血气之本也,充虚接气,莫大于兹,奉性养生,不可斯须离也。黄帝并依五行相配、相克、相生,各入脏腑,以为和性之道也。案神农及名医《本草》,左右不同,各依其本具录注之,冀其学者量而取用也。
粳米饭甘,
味苦平,无毒。稻米味甘温生。
平按:《灵枢》“粳”作“秔”,音庚。《灵枢》、《甲乙经》均无“饭”字。注“生”,原钞作“生”,原校作“平”。
麻酸,
胡麻味甘平,麻子味甘平。
大豆咸,
大豆黄卷味甘平,无毒。生大豆味甘平。
麦苦,
大麦味咸温微寒,无毒,似穬麦无皮。穬麦味甘微寒,无毒。小麦味甘微寒,无毒。
黄黍辛。
丹黍米味苦微温,无毒。黍米味甘温,无毒。
五果:枣甘,
大枣味甘平,杀乌头毒。生枣味辛。
李酸,
人,味辛甘平,无毒。实,味苦。
平按:注“人”,别本作“李”。
栗咸,
栗味咸温,无毒。
杏苦,
核,味甘苦温。花,味苦,无毒。实,味□酸。
桃辛。
核,味苦甘平,无毒。实,味咸。
五畜:牛甘,
肉味甘平,无毒。
犬酸,
牝犬肉味咸酸,无毒。
猪咸,
肉味苦。
平按:《甲乙经》“猪”作“豕”,下同。
羊苦,
味甘大热,无毒。
鸡辛。
丹雄鸡味甘微温微寒,无毒。白雄鸡肉微温。乌雄鸡肉温也。
平按:《甲乙经》“牛、犬、豕、羊、鸡”下,均有“肉”字。
五菜:葵甘,
冬葵子味甘寒,无毒,黄芩为之使。葵根味甘寒,无毒。叶为百菜主。心伤人。
韭酸,
味辛酸温,无毒。
藿咸,
案《别录》:小豆叶为藿。
薤苦,
味辛苦温,无毒。
葱辛。
葱实味辛温,无毒。根主伤寒头痛。汁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