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海燕眼科
海燕眼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324
  • 关注人气:13,2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成年人的近视度数还会加深?

(2009-07-27 12:55:16)
标签:

保健

病理性近视

近视

预防

健康

分类: 爱眼护眼

    选择做近视矫正手术的时候,一般要求是18周岁以上,同时最近两年的近视度数相对稳定(两年内增长不超过100度)。对于很多近视眼的人来说,脑海中总有这样一个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长期用眼时间的减少,视力会趋于稳定,眼镜度数也将不再增加。这样的想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是正确的。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实际上,不少人在检查视力时会发现,自己的视力越来越差了,有人甚至担心近视度数无法控制。那么究竟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为什么成年人的近视度数还会加深?

 

  近视加深有两种原因

 

  一般来说,儿童一两年内增长50度—75度,成人两三年内增长50度-75度都属于正常范畴,而造成近视程度不断加深的原因通常有两种。

 

  一种是病理性近视。病理性近视一般都是1000度以上的近视。这样高度数的近视,常常会伴有眼部的其他一些病变,而且经常并不会随着年龄而稳定下来。病理性近视常常具有遗传性,表现为近视持续加深,并且增加急速。如果一年内近视度数增长超过100度,甚至200度以上,或是累计达到2000度的高度近视,就很可能是病理性近视。对病理性近视的治疗,目前采用较多的是后巩膜加固术。

 

  另一种原因是不注意用眼卫生,用眼习惯不正确。

 

  比如,照明过亮或过暗,用眼时间太长,出现倒睫、上睑下垂、角膜炎等眼疾不及时诊治等,都会加重近视。这种原因较为常见。

 

  除此以外,医学界还有一些说法,近视眼与缺乏钙、铬等微量元素,或年幼时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等有关,但这些还未得到最终的验证。

 

  人的眼球一直要到20岁左右才会发育成熟,而青少年的眼球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因此他们发生近视或是近视加深的几率很大。相对来说,成年人的视力状况应该比较稳定,但看电脑、阅读时间过长,眼睛长期疲劳,使得现在成年人近视不断加深的状况也十分普遍。

 

   配眼镜也有讲究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引起注意:眼镜不合适也会加重近视。

 

  一旦发现现有的眼镜无法满足视力要求,就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眼科做检查,矫正近视度数,更换合适眼镜,并定期复查,以避免眼睛长期处于“饥渴”状态,角膜和晶状体表面过度弯曲,加重近视程度。

 

   儿童和青少年很多属于假性近视,并且视力在短时间内会有很大波动。因此,18岁以下的青少年,最好半年或一年验光1次,并且采用散瞳验光,使睫状肌放松,消除假性近视造成的验光不准。

 

  成年人如果是第一次配镜,则需要进行一次详细的眼底检查,以排除眼底疾病、晶体疾病等。

 

  不要一次性长期用眼

 

  在如何正确用眼方面,陶海提出了“节约用眼”的理念,他把视力比作手电筒的电池,多次短时间使用,寿命较长;一次长时间使用,就会因为急性消耗而迅速损耗,所以要给眼睛合理的休息时间。

 

  每天看近处东西的时间,累计别超过6个小时。阅读尽量用听来替代看,书桌最好放在没有物体遮挡的窗前,台灯如果是白炽灯,最好为25瓦—40瓦,光线不宜直射眼睛。操作电脑时要保持一定距离,多做室外运动,减少游戏机、电视、电脑等“近视环境”。

 

    您现在正在访问的是眼科博士李海燕的博客:为什么成年人的近视度数还会加深? 。感谢您的光临!

    博主简介:李海燕,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清华大学医学部),现任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副院长。

    博主的其他博文推荐:  

        

正常视力是多少?  

正常眼球结构示意图

 

电脑一族的护眼秘笈

电视一族的护眼秘笈  

开车一族的护眼秘笈  

 

神奇图片:测试你是否有近视?

测试您有近视还是远视  

测试您是否有散光

视力保健远眺图

 

高考的视力要求

高考后近视手术不能赶时间   

 

盘点做过近视手术的五大美女明星  

近视矫正手术常见问题解答 

详解近视矫正手术 

图解LASIK手术  

LASEK手术简介

近视手术的个体化设计  

Q值引导的个体化手术

节约角膜的个体化手术  

眼内晶体ICL手术

近视手术方案自测

干眼症自我测试表  

每个人的干眼症并不相同

 

我主译的《不规则散光》正式出版

 

博主的近视术后照片

眼科医生的近视手术日记

 

卜算子-惜别协和

李海燕博士访谈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