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始作俑者”做坏事,“三甲”不是前三名(同前)

(2020-02-13 04:44:00)
标签:

始作俑者

三甲

分类: 教育励志

3.“始作俑者”做坏事

媒体曾报道:某企业率先将等离子彩电降价,成为彩电市场降价的始作俑者。这里把始作俑者当作褒义词使用,是严重的误用。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是孟子借用孔子的话批评梁惠王强推政令,以致百姓饿死的暴行。始作俑者,指最早制作木俑或土俑来殉葬的人,以此比喻第一个作某种坏事或开创某种坏风气的人。因此,“始作俑者”是贬义词,不能用来表扬某人或某事。

4.“三甲”不是前三名

现在把“进入三甲”当作“进入前三名”使用的比比皆是,完全错误。

三甲,是古代科举制度用语,源于宋代,明清成为定制。即将殿试(由皇帝在皇宫中主持的最高等级科举考试,清代地点在紫禁城保和殿)考中者分为三甲。一甲为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称为“三鼎甲”,均赐“进士及第”。二甲为第四至第一百名(其中第四名为传胪),均赐“进士出身”。三甲为二甲后的约一百名(各次不等),均赐“同进士出身”。因此,进入前三名应该是“进入三鼎甲”而不是“进入三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