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月28日,韩老师的“王生早晚必死”(家父回忆之七)。

(2013-06-28 06:29:41)
标签:

问题

三角形

意见

课本

学生

教育

分类: 往事回忆

    6月28日,农历五月廿一,星期五。

    韩清波老师二三事之一(家父回忆之七):

    韩老师1920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1927年毕业于北京师大数学研究科。我先后在北师大附中和北师大受教于韩老师8年,后在附中同时任教4年。

    韩老师授课的最突出特点一是初、高中的教学方法明显不同,二是“双基”与“思维训练”并重。

    初中平面几何课,韩老师从“经验几何”讲起,就是用实验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几何图形的一些特点,如让学生观察一副三角板,得出形状不同但是内角和都是180°的初步结论,然后让学生思考是否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一个平角,再引导学生把硬纸板做的三角形的三个角撕开后拼在一起来验证结论。

    “经验几何”之后才进行“论证几何”的内容。但是韩老师也有自己的考虑,如证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一般都采用当时流行的三S课本中的方法,韩老师认为这个方法有循环论证之嫌,改为根据移形公理把一个三角形看作两个三角形的重合方法来证明。

    韩老师特别重视讲授的深入浅出和通俗易懂,如解释逻辑推理三段论,他说:“我举个不太雅的例子。因为凡是人早晚必死,而王生是人,所以王生早晚必死。凡是人早晚必死是大前提,王生是人是小前提,王生早晚必死是推理的结论。”

    韩老师很重视对学生板演习题的评析,常指定5名学生同时在黑板上演算同一道题目,然后全班共同评析。如果需要改正的地方较少,则师生共同提出改正意见,有原学生自行在黑板上改正。如果需要改正的地方较多(就是做错了),则由原学生自己把解题过程读一遍,看能否自己发现错误,然后由其他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老师总结后帮助原学生在黑板上改正。改正时老师在注意纠正逻辑推理错误的同时,也注意纠正用词的规范和简约方面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