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姐姐8:一场网游一场“战争”。

标签:
环珮空归网络游戏教育情感 |
分类: 镶银主妇(你是文学中年) |
文/环珮空归
曾经有新闻写道,一间网吧贴出公告,上面是一个男孩头像,下面是几个大字:请禁止他上网。贴公告的妈妈说,这是为阻止上高一的儿子来网吧的无奈之举。孩子被以通缉令形式公告,这对他的自尊损伤该多大?可是,若有更好的法子,妈妈会下此狠手吗?
是的,网瘾对青少年身体和精神的伤害,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至于我,和儿子的所有战争都围绕在“他打网游欲罢不能,我上前阻止如何得逞”上,为此,我们峥嵘相见。记忆深刻的一次,是他沉浸网游时间过长,几次劝阻不听,被我一把拔去插头后,猛力站起,脸色阴沉。那一刻,我心惊不已。一直通情达理网瘾未深的儿子,为了网游,竟然会露出可怕獠牙。可想而知那些有深陷网瘾孩子的家庭,多么危机四伏和斗争激烈。当时我也怒目而视,大喝一声:“你想干什么?!”儿子才像从噩梦中醒来,颓然坐下,后脸色舒缓过来,和我认错。
应该说,从很小时候起,我就处心积虑地对网游适度设防。不过,家长们应该明白,彻底杜绝是不大可能的。有两个原因,一是网游的角色成就感诱惑着孩子,特别是人际交往差的孩子,二是网游是孩子们沟通的一个共同话题,Out的话会被排斥。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将孩子对电脑和网络的兴趣引导向学习应用,比如操作软件、学习编程、写博客等,但网游的诱惑是如此之大,儿子总是看几眼学习软件就打开了游戏界面。此时,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让他留在家里上网。为此,购置一台电脑、允许下载一到两个游戏软件、设定游戏时长成为三大挽留条件。而我,尽量不当他的面打开电脑,减少刺激。
最为凶险的是从初二到高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入了青春期,叛逆严重,若不加约束,有可能染上网瘾,所以对他们行踪的监测,成为重点。儿子还算自律,放学后会按时归来。因为每星期家里允许他完成作业后玩两三个一小时,他不需要偷摸上网。他玩坏了两个鼠标,但我绝不会购买专门的游戏鼠标,以利其器。他下载时带了病毒,几次把我的文章和照片感染,只好全部删除。我发过脾气,忍不住。他每次都会因为内疚收敛一段时间。但成长的岁月漫漫,未曾身心成熟的他,怎会一时戒除?
高中时,学业加重,我允许他星期天玩两个小时。时间一到,我就会不断提醒下线、下线、下线。那刻,我们真是相看两生厌,可也得厌下去呐!过去说孩子是“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现在得是“一个网游一个网游”拉扯大。有时候很怀念他玩积木和魔方的幼儿期,玩溜溜球和电路板的少年期。那个把世界地图拼得顺溜,把魔方辛辛苦苦转到四面,把溜溜球甩得花样百出,把电路一节节接通,让它们闪动起来的孩子,去了哪里?
孩子有成长痛,岂不知父母也有。我们争吵,妥协。我们后悔,补救。有一次,又因为他没有按时下线,我们冷战——高中年龄段的男孩已经有了男人的臭毛病:他会“非暴力不合作”,任你千般叨叨,他依然我行我素,不驳不理,好气人的。我强行关机后,气得卧床不起。过了一会,出门的儿子电话回来切切叮嘱:“妈妈,饭在锅里,饼在柜里。”这白旗举得可够温馨,可惜不是最后一次。
儿子偶尔也会带同学回来玩一会网游。从那些孩子双目放光的情形看,他们的父母更严厉。是的,还有每天到学校门口接送孩子的,就是怕孩子逃课成帮结队去网吧。我问儿子,你去过吗?他藏着掖着说,去过几次,大伙一起打,太壮观了。那么什么叫Dota?什么叫开黑?这是我问的。儿子一一讲解给我。望着他兴致盎然的面孔,我一声叹息,只当锻炼团队精神了。好在,拉扯到“三国杀”桌游阶段时,他邀请同学来,已经不再只趴到电脑上砍砍杀杀,会一起斯斯文文坐在桌边,拿一把纸牌,掐算着争辩着。会为了减少学习的枯燥单调,去踢足球打篮球,而不仅仅是网游。会玩超时间后,即便我不在也去面壁了。
咬牙拉扯到高三的“英雄联盟”后,我舒了一口气。可是听说,大学生还有沉迷网瘾退学的。那我只好摊手:儿子,为娘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此后,养家糊口责任义务两肩挑,你看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