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身需谨慎。

标签:
环珮空归纹身刺青情感 |
分类: 独坐幽篁(偶尔装模作样) |
《太原晚报》2013.6.28
文/环珮空归
刺青算是纹身的鼻祖,属于暴力审美情结。比如江湖气分类里,黑帮分子的“左青龙右白虎”,有先入为主的慑人作用。美丽动人分类里,浪子燕青被作为卢俊义宠物,把“一身雪练似的白肉,刺了遍体花绣,却似玉亭柱上铺着软翠”。也有原始部落少数民族刺青的,多为鸟兽花卉图腾图案,是一种崇拜。但先秦以来的黥刑,也是刺青在脸,却对人是一种精神上的侮辱。据记载,唐代有人捡到一块头颅遗骨,骨上竟有色如淡墨的“逃走奴”三字,痕深入骨,可见此刑的残酷。
以上刺青多为墨汁,到现代技术发达,有了多种色彩,刺青升级成了纹身。这可热闹了,便是街头发廊也要贴出整幅海报,琳琅满目都是精美成品图,人皮活活成了一匹随意可雕的缎子,这是一种肤浅的快乐。记忆中有个痛入骨髓的纹身,是反法西斯电影《红樱桃》中,楚楚被德国将军带回去豢养纹身。影片不断渲染纹身的场景气氛,图案却一直未现,直到楚楚得救后淋浴,转身的刹那,全场震撼:那个色彩斑斓的德国法西斯鹰徽,简直是又精美又邪恶。
但即便是肤浅的快乐也要谨慎。比如有小青年对爱情表衷心,纹了爱人姓名,待得风云突变,只好去祛除纹身,据说很疼且祛除不净。也有身材尚好时纹个玫瑰,发福后,玫瑰被认成个大白菜的。在老外眼里,汉字具有神秘的力量。于是,贝克汉姆在北大得意洋洋露出左肋的“生死有命富贵由天”,赢得满堂喝彩,让国人觉得汉语地位由此被提高一样。但真实情况是,他们多不懂其中含义,所以有美剧男主角身上纹了莫名其妙的四个汉字“鼠姜姚猪”。
如今更有一种纹身叫“到此一游”,被国人纹到了各地名胜古迹。从埃及神庙的“丁某某到此一游”,到武当山的全家六口到此一游,都让人无地自容。在批评当事人的同时,我们也得承认这种风气的由来已久。但古风中,人家是吟得一手好诗、写得一手风骨奇俊的好字,才敢题在祖国山川上,咱如今这一手歪歪扭扭、逢文物必毁的字可不是遗风于此,只能显示出出门少见识短的小家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