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西进西域·甘:敦煌雷音寺--一座从莫高窟壁画中走下来的寺院!

标签:
敦煌雷音寺敦煌雷音寺海印图敦煌雷音寺住持道证法敦煌月牙泉小镇旅游 |
分类: 西进西域·冀陕甘宁蒙新 |

敦煌雷音寺是个新旧杂糅的寺院,分成两部分,前期建设和后期建设。前期建设从1986年敦煌成立佛教协会肇始,1989年前后开始营造,1991年落成开光。后期建设从1992年筹资开始,2007年投资兴建,2013年建成大光明殿等殿,形成现在的规模;现如今还在增建。
敦煌历史上在鸣沙山下曾经有个雷音寺。因为敦煌是中原高僧从陆路西行求法的必经之地,所以这座雷音寺曾是竺法护、法显、鸠摩罗什、玄奘等高僧大德驻锡过的地方。现在的这座雷音寺是不是历史上那座?答案鱼也不知。如今敦煌的这座雷音寺,据介绍它的建筑布局脱胎于莫高窟172窟《西方净土变》壁画中绘制的“西天雷音寺”。是敦煌市政府和佛教界人士及十方信众本着“恢复西天古雷音寺,再现人间梵王刹”的宗旨,在现在雷音寺的寺址上扩建成的寺院。现在雷音寺的寺址在距离鸣沙山不到四公里的地方,现有的大雄宝殿为1989年建的仿清建筑,大殿内悬有一方咸丰九年(1859年)的题匾。2007年在原寺产十亩杏林增建时,在大光明殿殿址,发现一些平面八瓣莲花头纹方砖,专家断代为西夏(公元1038-1227年),由此可见此雷音寺的始建年代最晚为西夏。

雷音寺坐东朝西,山门横额“雷音寺”是1992年赵朴初题写。山门南北耳房内有泥塑哼哈二将(见上图)。雷音寺前期建设部分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及南北配殿等建筑组成,山门为2004年左右重建,其余建筑皆建成于1989年前后。大雄宝殿后原是杏林,现在是让人炫目的如宫殿般宏大的新寺址,即雷音寺新建部分。

雷音寺取“佛音说法,声如雷震”之意,在莫高窟172窟盛唐窟中将西天雷音寺描绘成“善国神乡、佛国圣地”。

大家观上图就可知如今的敦煌雷音寺有多恢弘!寺院有四进院落,一进山门至天王殿;二进院天王殿至大雄宝殿;三进院大雄宝殿至大光明殿;四进院大光明殿至藏经楼。大光明殿东的四进院还处于建设中,不对外开放。

上图和下二图为天王殿和殿内塑像。天王殿匾额为茗山长老所题。

天王殿内的四大天王南北两两对峙,不同于其他寺院中。介绍上说此四大天王是泰国居士王静捐赠的香樟木木雕。

中间的八角亭内是鎏金弥勒铜佛,弥勒佛背后是韦陀铜像。

天王殿东向正中开间额坊有“三洲感应”匾,此匾为启功先生于乙酉年(2005年)荷月吉日书。启功先生于这一年荷月的最后一天辞世。
雷音寺对2007年开工新建部分设有展板介绍(见上图和下图)。
天王殿东为大雄宝殿。上图为在大雄宝殿月台下拍摄天王殿。下图为大雄宝殿。斗拱极其华丽。

大雄宝殿匾额为融照法师题写。融照法师被誉为近现代甘肃佛教最有成就的汉传佛教高僧。

天王殿与大雄宝殿间天井南侧有两趟建筑,雷音寺导览图上标注为南罗汉堂,O(∩_∩)O~额坊上却悬着“财神堂”匾(见上图)。

悬着“财神堂”匾的南配殿北有观音殿和地藏殿。额坊上悬有:慈航普度,消灾消难,惠泽众生等三方木匾。这几方匾和前“财神堂”匾据说来自于敦煌本地其他寺院,为清代匾额。

和上述建筑对称的是位于天井北侧的导览图标注为北罗汉堂的配殿,悬有“普度众生”、“法雨永行”等两方木匾。

咱在仔细看看大雄宝殿,如此华美的斗拱是不是该为现代建筑工艺点赞呢?

大雄宝殿内供奉着横三世佛即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及阿弥陀佛。另有文殊、普贤二菩萨胁侍。南北山墙绘有壁画,分别是临摹榆林窟25窟西方净土变壁画和莫高窟148窟的东方药师变壁画。介绍上说这三世佛是按照莫高窟唐代造像而塑,面如满月,慈悲安详。释迦牟尼佛上方悬有一块“普零甘露”的古匾,为“咸丰九年岁次己未”,“钦加同知衔知敦煌县事古豳申典常敬叩”。即咸丰9年(1859年)敦煌知县申典常敬书。其左右还有“寿世無方”和“如来大觉”两方匾,一方有年款,另一方年款被人为割掉。



在大雄宝殿至大光明殿之间,南北两厢建有大小殿堂六座,呈南北对称,中间殿大,两边小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雄宝殿南侧的大悲殿和与它对峙北侧的大愿殿。两殿完全一样,外观仿五台南禅寺大殿。

大愿殿,顾名思义供奉的是地藏菩萨,大愿殿后即北方还有建筑--净土苑。

大悲殿和大愿殿东,分峙着琉璃殿和极乐殿(见下图)。这两座殿,是南北配殿中最大的,外形仿五台佛光寺的东大殿。


极乐殿内佛像是雷音寺所有殿堂中最多的。主尊阿弥陀佛,观音、大势至两位胁侍菩萨,左右两厢各十二位菩萨(见下图)。TM或弹奏或执幡,陪侍接引。
东西山墙上还悬塑十二位光如来佛,一派西方极乐世界的场景。

观之仿佛“敦煌壁画中的佛国世界”就在雷音寺。

与极乐殿对峙的琉璃殿在南,它的西东分别是大悲殿和大智殿。

极乐殿东为大行殿,和大愿殿同处于雷音寺新建部分的北路。外形和大愿殿一样,南禅寺大殿。

大行殿南有鼓楼和接引长廊,鼓楼后,即北侧还有建筑--般若堂。鼓楼西有海印图。鱼自诩游过众多寺观,可海印图独此一家。绕海印图不同于寻常的绕塔,绕塔得功德,绕海印图得大智慧。
海印图是唐代时佛教华严宗高丽义湘祖师为使修学体验《大方广佛华严经》的人所创的一种方便善巧。从始至终,周而复始,绕走此图,可以深入如来智慧大海,识浪不生,澄停清净,至明至静,顿现一切众生之心,同时亦现三世一切法门,应度之众生和应说之法门一时出现,悟入无前无后,重重无尽,互涉互入,一多相融,诸法相即之华藏玄门。海印者,即是真如本觉,妄尽心澄,万象齐现,犹如大海因风起浪,若风止息,海水澄清,晴天无云,列宿星月,无象不现,无去无来,不一不异,非有非无,所以名为海印三昧。
大光明殿为雷音寺新建部分的核心殿堂。殿内供奉五方佛,其中主尊为“毗卢遮那佛”,意为“光明遍照”。大光明殿由此得名,因奉五方佛,大光明殿也叫五方佛殿。

大光明殿平面呈“凸”字形,大台基东西长78米、南北81米,高出地面3.3米,台基采用花岗岩传统彻筑,大光明殿建立在这高大的台基上。殿面阔9间,进深6间。四周加一圈深半间的廊庑,形成而阔11间,进深8间的重檐庑殿。大光明殿南北侧前方有钟、鼓二楼,作阙式重檐十字顶形式,四周有廊,高18米,以斗折形8间接引长廊与大光明殿相连。大光明殿居高临下,两翼张开,包括钟、鼓二楼在内,建筑群总宽125米,全部采用唐式木结构屋架。大光明殿体现了唐式屋脊平缓、斗拱硕大、雄浑而不雕饰的风格。大光明殿前有宽阔的月台,其大小与整座大光明殿占地面积是1:1。殿前二条平行的石阶道,阶道与中间漫坡相间,长12米,宽7米。台基、月台、石阶道外四周全部用唐式风格汉白玉栏杆环绕。(摘自百度)

这五方佛没有像惯常那样塑成五色佛。

五方佛后座是释迦牟尼佛涅槃像。在后殿一处不起眼的墙角有古遗址痕迹,上面罩有玻璃,里面是几块莲花纹地砖(见下图),有标识标注,此砖为平面八瓣莲花头纹方砖,年代是西夏(公元1038-1227)。

钟楼后有五观堂。


从大光明殿月台台阶下来,天井南侧为琉璃殿,大智殿和大悲殿分列东西。这一组建筑构成雷音寺新建部分南路。

大智殿仿五台山南禅寺,内供奉文殊菩萨。

上图和下图的两块勒石分别位于雷音寺新建部分的南北路口。下图“雪山入定”刻石者“道证”即是现雷音寺住持。


和先生去那里一游后方知:月牙泉小镇是一座彻头彻尾的商业化人造景区,在小镇,吃、住、游、玩、购一体。


感谢朋友们和鱼一起在敦煌雷音寺感受佛教文化的生生不息,下期开始和鱼一起游新疆--敲开新疆东大门:哈密印象--清真寺与回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