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018-10-19 14:00:48)
标签:

敦煌博物馆

敦煌博物馆北凉石塔

敦博魏晋十六国画像砖

敦煌马圈湾遗址出土文

敦煌祁家湾墓群出土文

分类: 博物馆系列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敦煌博物馆馆不大,但藏品丰富。鱼所说的丰富是其涵盖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有些文物不说独步也算得上精品、特色文物。官网宣介说“现馆藏文物达13297件(套)”。其中布展陈列“敦煌遗书图片147幅,敦煌壁画图片近百幅,敦煌史地图片266幅,展出文物1000余件。”敦博基本陈列展览分为“敦煌上古历史与居民、两汉时期敦煌的大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敦煌的继续发展、隋唐五代时期敦煌的繁盛、沙州回鹘与西夏对敦煌的统治、元明时期敦煌、清代对敦煌的开发、藏经洞的发现、清代抗粮运动、丝路古钱币等单元”,共一个序厅和五个展厅。这一序厅和五个展厅,采取大厅式与贯通式相结合,大场面、全景式,既简明扼要,又重点突出。去敦煌必去之地!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敦煌市博物馆成立于1979年,新馆建成于2011年,呈长方形。建筑方案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大师崔恺主持设计,整个建筑外形色调融长城、烽燧及古城堡式建筑等文化符号于一体,美观、庄重、大方。新馆内设展厅、文物库房、放映厅、休息厅等,以《华戎交会的都市》为展览主题,共设6个展厅,是弘扬敦煌文化、展示敦煌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是敦煌学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基地。展出文物1000余件, 被列为2008年甘肃省首批免费开放的博物馆。
序厅:前言、“华戎交会的都市”为主题的浮雕、敦煌及周边文物分布图、敦煌古代大事年表、敦煌历代建制沿革表。主要介绍敦煌史前文明。敦煌地区早期的居民羌戎、乌孙、月氏族活动的情况以及匈奴在敦煌的活动情况,把观众的情绪带入敦煌久远的上古时代。(摘自敦煌博物馆官网)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在各展厅通道墙壁内辟有龛位,罗列敦煌历史上杰出人士。他们每个人的生平都是佐证敦煌辉煌的书。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上图和下二张组图为
“据今3000-4000年前出土的青铜器时期的夹沙陶罐、石斧、石镰、石磨等生产、生活用具,证明敦煌先民们很早就在这块“沙漠绿洲”中生息繁衍。”(摘自敦煌博物馆官网)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敦煌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中,一级文物95件,二级文物141件,三级文物101件。分石器、陶器、木器、写经、丝绸、珠玉、花砖、书画、拓片、铁器、铜器等15大类。历年来对悬泉置遗址、敦煌马圈湾遗址、祁家湾墓群、飞机场墓群等大型遗址和古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出土了一批精美绝伦的珍贵文物。系统地普查了汉代长城、烽燧遗址。这些出土文物基本上涵盖了从青铜器时代到明清敦煌的各个历史时期,同时也充分反映了昔日敦煌在丝绸之路上的辉煌与繁盛。 (摘自敦煌博物馆官网)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第一展厅:两汉敦煌的大发展
两汉为敦煌历史的新纪元。又分为西汉、东汉两组。通过大量的图板,配合出土文物展示两汉时期丝绸之路的繁盛。让观众尽情领略两汉时期丝绸贸易,商贾云集的壮观场景,深刻了解两汉时期敦煌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真实再现两汉时期敦煌人民波澜壮阔的生产、生活画面及佛教东渐的情况。(摘自敦煌博物馆官网)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两关(阳关、玉门关)遗址和汉长城烽燧、驿站出土的文物最为丰富多彩,精美的丝绸,早期的纸张,完整的积薪火炬等边关将士使用的军事、生活用品向人们倾听着敦煌的古老与悠久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著名的敦煌汉简,记录了汉晋时敦煌地区屯田戍边的情况(摘自敦煌博物馆官网)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第二展厅:魏晋南北朝时期敦煌的继续发展
魏晋南北朝是敦煌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其特点是出土文物十分丰富,通过出土花砖、将士兵器、生活用品反映这一时期繁荣的文化。这一时期出土的器物也很有特色,精美别致与研究价值溶于一身的镇墓罐,多姿多彩的鸡首灶,古代边关将士使用的铜弩机,反映古代现实生活状况的陶仓,华丽的丝绸都把人们带入风情万种的十六国时期。(摘自敦煌博物馆官网)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魏晋十六国时画像砖,早莫高窟石窟艺术近一个世纪,画像砖绘画艺术,内容形式都与莫高窟有着渊源关系。(摘自敦煌博物馆官网)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上组图和下组图魏晋画像砖为1995年敦煌机场墓葬出土。包括佛爷庙-新店台墓群。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佛爷庙墓葬群位于市东南5至25公里处,总面积100平方公里。1934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夏鼐,阎文儒等曾在此发掘墓葬数十座,墓中发现了晋代早期精美墓葬壁画和随葬品。1992年新发掘两座墓葬,一座为“前凉家庭墓”一座为“晋末期墓”,现将两墓整修建成“敦煌古墓藏博物馆”。1993年,在敦煌机场的建设中,又发现新墓。经甘肃省和敦煌市文物工作者发掘清理,初步考证墓葬中壁画和画像砖所表现的内容主要有4类:以各种神禽灵兽为代表的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少量体现佛教艺术文化内涵的动植物;当时社会世俗生活画面。就挖掘面世的3座墓为西晋至东晋时期的墓葬,反映了这一时期敦煌人民文化生活及社会经济。从砖画内容来看,当时的民间绘画技术已经相当纯属和普及。(摘自百度)。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上组图和下组图为骆驼城南墓葬出土。
骆驼城遗址位于张掖市高台县骆驼城乡永胜村西3公里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唐。墓群以城址为中心,分布在城南、西、北三面。城南墓群面积27平方公里,有封土墓葬近2000余座。出土有大量的彩绘画像砖,并出土有前凉时期的木牍、木俑及西晋时期的彩帛旌铭、木版画。城西南墓群五凉时期墓葬,出土有彩绘画像砖、胡运子衣物疏、红纱旌铭、青海神树等,城北有古窑址9座,地表散见大量砖瓦、陶器残片和少量墓葬。(摘自百度)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上组图上为骆驼城南墓葬出土,下图为许三湾东墓出土。
张掖许三湾城及墓群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肃省高台县新坝乡许三湾村,为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至唐代(公元618年-907年)遗址。墓葬群以城址为中心分三部分(城南、城北和五道梁)。面积10多平方公里,封土墓达4000余座,分布十分密集。墓葬多为圆顶形,高达2—3.5米。也有土墩墓,底边长30余米,高4—5米,墓道明显,多为砖室墓。墓葬出土有魏晋时期的彩绘画像砖、模印砖、木牍、前秦时期的木俑、彩绘木板画、牵马俑以及各类陶器、木器和少量丝绸、铜器等。许三湾城及墓群是汉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重要的历史遗址,对研究当地的历史、经济、以及十六国时期割据政权等具有重要的价值。(摘自百度)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这批画像砖为复制品。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北凉石塔是已知河西地区最早的佛教艺术珍品。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第三展厅:隋唐时期敦煌的繁盛
隋唐五代是敦煌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社会生产、经济文化达到了顶峰。敦煌成为中西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出土的料珠、围棋、玉器、陶器、牵驼俑等珍贵文物充分说明敦煌唐代作为商阜重镇、国际市场、胡商云集的历史史实。五代是敦煌历史上特殊的一幕,经济文化与唐代一脉相承。吐蕃对敦煌的统治、张议潮归义军政权、西汉金山国、瓜沙曹氏政权等重大历史事件都为敦煌中古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摘自敦煌博物馆官网)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上图唐代画像砖,下图唐代文官和天王。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唐代镇墓兽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唐代石窟经典:莫高窟第45窟情景再现。
敦煌莫高窟盛唐第45窟位于莫高窟南区中段下层,虽无明确的造窟功德记和文献记载,但从洞窟形制、壁画内部和艺术风格看,其营建时间应在盛唐时期。此窟平面方形,覆斗藻井顶,团花井心,四披画千佛。窟正壁(西壁)开一平顶敝口龛,龛内塑佛、弟子、菩萨、天王七身像。左壁(南壁)画观音经变。右壁(北壁)画观无量寿经变。后壁门两侧壁分画观音、地藏菩萨像等。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第45窟的塑像原有九身,如今龛外两侧力士像已经不存在。这七身塑像与整窟内容、形式,彼此呼应,相得益彰,统一在完整的主题之内,使群体塑像既从属于建筑空间,又能独立欣赏。同时将八弟子、诸菩萨、天龙八部和飞天绘制在塑像背后的佛龛的龛壁和龛顶,既表现了净土说法的内容和完整场面,又弥补了由于佛龛的局限而造成塑像空间深度不足的缺陷,从而虚实相间,气韵互贯。 这组塑像形神俱备,仿佛是盛唐时期不同人物的写照,充分展现出人间性格,生动地刻画了佛陀与弟子等不同的身份与内在性格,佛陀的庄严、弟子的谦恭、菩萨的柔媚、天王的威严都得到恰如其分的展现。(摘自敦煌石窟公共网)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左壁的观音经变,取材于法华经观音普门品。观音普门品者,即观世音菩萨普观“圆通之门”令善男信女悟入佛道之谓。画面分三部分,正中为观音菩萨像,面部丰腴,翠眉明眸,端庄慈祥,披帛随身,璎珞璀璨环绕,艳而不俗。两侧上部的观音三十三身,即观音菩萨变成三十三种不同人物为不同的信士演说佛经;下部的有求必应,救苦救难场面,写实性极强,其中着名的监狱图、航海遇难图、砍头图、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图、商人遇盗图等,画面描绘生动、惊心动魄,皆为现实社会之真实反映,是研究唐代社会生活的形象资料。(摘自通灵佛教网)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右壁的观无量寿经变是根据《观无量寿经》绘制的。其中作为主体部分的“西方极乐世界",与阿弥陀经变的描绘并无二致,竭力刻画西方净土的繁荣景象。画面上七宝池中现出一片宫殿楼阁,曲栏平台,气势磅礴,辉煌壮丽。无量寿佛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观音、势至菩萨分列左右,圣众围绕,庄严肃穆。平台上乐队分列,演奏法乐;舞伎挥臂击鼓,踏脚而舞,巾带旋转,节奏激扬,迦陵频迦(美音鸟)亦拨弹琵琶,载歌载舞。圣众们沉浸在蕴含哲理的法音法乐的美感享受之中。净土图的两侧绘有未生怨故事和十六观。右侧的未生怨故事是《观经》的主旨,叙述频婆娑罗王当初求子心切,结下了未生怨。阿阇世太子长成后,将父王频婆娑罗囚禁深宫,断其粮水。王后韦提希身藏蜜面,璎珞盛果浆,探望国王,为其延续性命。阿阇世王发现后,髂怒之下几欲杀母,幸被二大臣功阻。阿阇世因此同时囚禁父母。被幽闭的频婆娑罗王夫妇,由是一心向佛。壁画中情节白下而上,表现了未生怨故事。左侧的十六观画面表现了韦提希夫人因未生怨缘由,决心皈依佛法,采用十六种观想的方法,往生西方净土。(摘自通灵佛教网)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上图和下图为唐代敦煌墓葬情景再现。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第四展厅:吐蕃与五代及宋、元、明时期
重点向观众娓娓道来西夏的历史文化,整体展览体现西夏的风格,展示西夏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宋代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败,汉唐以来敦煌兴盛的经济文化开始走向衰落。元、明时,蒙元政府曾对敦煌进行有效的经营和管理,使敦煌这个通西域的门户再次畅通,敦煌的经济文化又曾繁荣过一个阶段。(摘自敦煌博物馆官网)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元代的婆留迷文,宋代十字架,元代榆林窟6窟蒙古贵族壁画,元代莫高窟332窟武官,元代莫高窟332窟甬道北壁供养人像,叙利亚文《圣经》(见上图上由左及右)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敦煌博物馆布展很下功夫,从上图中就能窥视一斑。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明代佛像和喇嘛塔(见上图和下图)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第八单元:清代对敦煌的开发--陕甘总督岳钟琪移民建县
在敦煌,人们流行着一句话,“来到了敦煌,就等于走遍了甘肃”,这缘由来自于一段历史史实。
明朝嘉靖年间,明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封闭了嘉峪关(在敦煌东面约400公里处),敦煌地区旷无建制近200年,成为少数民族的游牧之地。原敦煌住民悉数迁往关内(嘉峪关内),只有少数十几户,不到上百口人留住敦煌。事实上就是,三万多平方公里的敦煌地区,原住民没超过百人。这次闭关,可以说是对敦煌地区的一种遗弃,更是传承千年的敦煌文化的一次浩劫和灾难,造成了敦煌文化和历史的断代和真空。
时间过去了近两百年,在清朝雍正四年,陕甘总督岳钟琪奉中央政府指令,组织甘肃“五十六州县”移民敦煌。其中,包括宁夏隆德县和青海乐都县的移民。当时,在敦煌党河下游两岸的肥沃之地,以县名建村,划片安置。所以,就有了“漳县村、靖远村、秦安村、合水村等等,以及武威庙、肃州庙、河州堡等等”。
 正是由于这些来自甘肃各州县的移民,带来了甘肃各地的民俗风情和饮食习惯,构成了敦煌近现代民间民俗文化,甚至是当代敦煌文化的基础。嘉峪关闭关----敦煌文化的一场灾难!(摘自百度漳县吧,鱼有删改。)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第五展厅:清代对敦煌的开发(第七单元 )
从川陕总督岳钟琪将甘肃五十六个州县移民建县起,运用文物和图片重点向观众展示清王朝开发敦煌的来龙去脉和藏经洞的发现,真实反映清代敦煌的社会面貌。重点介绍敦煌博物馆藏敦煌遗书,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抒发中华儿女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情怀,展现敦煌学的艺术魅力,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摘自敦煌博物馆官网)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清代龙袍和“嘉庆十一年圣旨”(见上图)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清代鎏金铜佛像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上图中的清代瓷器都是征集文物。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清代商人将内地的审美观带到了敦煌,上图为商铺和宅院的建筑装饰材料。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清代石羊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雍正八年的古钟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道士王圆禄和敦煌手抄经书(见上图)。
收藏的1900年发现,流散于敦煌当地的藏经洞文献,其中汉文81卷,吐蕃文237卷,筴叶式吐蕃文8482页,一些汉文文书和写经,堪称敦煌文献之精品。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敦煌遗书复制品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汉代玉门关出土简牍(上图上)敦煌遗书S6836(上图下)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清代《敦煌县志》和《敦煌县志》木刻板
木刻版《敦煌县志》成书于清朝道光十一年,即1831年,是研究明清时期敦煌政治、经济、文化、自然风貌、民俗民情和社会发展的客观史料。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清代七弦琴1956年县人委转交。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上图右侧碑为记载清代抗粮运动的《清殺武德将尉甲午科武X张清吾先生XX碑X》。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第八单元:丝路古钱币。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25)西进西域·甘:敦煌市博物馆--描绘“华戎交会都市”的窗口
感谢朋友们和鱼一起在敦煌博物馆感受丝路文化,下期和鱼一起去敦煌雷音寺感受佛教文化生生不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