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鱼在在藻
鱼在在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088
  • 关注人气:79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2018-01-25 12:20:35)
标签:

运城常平关帝庙

关帝祖祠

常平关帝庙五奇树

运城盐池

运城池神庙

分类: 晋行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拜过解州关帝庙,再访常平关帝庙有点不适应。就像在洛阳看过牡丹花展,再去广西坡沟看野牡丹花一样。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关羽,关云长,故里是三国时河东解梁常平里,即如今的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常平村。关羽死后,乡人慕其德行,在故里建祠奉祀。常平关帝庙内的祖宅塔塔身正南向嵌有一方清雍正九年(1731年)的碑刻《汉关大王祖宅塔记》,由碑文得知祖宅塔为金代大定十七年(1177年)重修。由此推断常平关帝庙的建立应不晚于此年代。当时围绕祖宅塔建起的祠堂被称作“关圣家庙”。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鱼对这两座间距八公里的关帝庙不适应,还在于解州关帝庙的高大上和常平关帝庙的平易朴实反差上。后来想明白了,人家解州关帝庙是官方行为、类似现在的政府出资。常平关帝庙则是民间自发的自筹自建。一言以蔽之:官庙与祖祠区别。常平关帝庙在2006年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常平关帝庙是关羽的家庙,又称关帝祖祠,位于运城市西南20余公里的常平乡常平村内。在其故宅被改建的基础上并经历朝历代修建而成现在规模,是世界上关公文化最早的发源地和集散地。关帝祖祠南靠中条,北临盐池。据载,自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以来,关圣家庙整修或增建达16次之多。故现存建筑多系清代砖木遗构。全庙规模宏敞,布局严谨。庙内殿宇壮观,古柏参天,气势宏伟。庙前有牌坊三座,左右木构,中为石雕;庙内中轴线自前至后,有山门、午门、享殿、关帝殿、娘娘殿、圣祖殿等六进殿宇;两侧配以厢房、配殿、回廊,主从有致。关帝殿面宽五间,四周有围廊,重檐九脊顶;殿内木雕神龛,装饰富丽,关羽头戴冕旒,身着帝装,凝神端坐于龙椅上;龛内外侍者四人,恭谦微谨。娘娘殿前,有垂花门,左右配殿分峙,自成院落;殿宽、深各五间,前有插廊,内有神龛,关夫人凤冠霞帔端坐其中,侍者或持帕或握笏,恭身而立。各像比例适度,神态自若,在清代泥塑中此为上乘佳作。圣祖殿位于庙中建筑群体最后,五开间,内塑关羽的始祖忠谏公、曾祖先昭公、祖父裕昌公、父亲成忠公,以及羽之始祖、曾祖、祖父的夫人像,为其他关庙中所未见。关帝家庙内,还有八角七层砖塔一座,传为关羽父母亲之墓。庙南古柏苍翠,石碑林立,即为关羽的祖茔。(摘自百度,鱼有删改。)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由景区大门进入,在正北矗立着“关王故里石坊”。坊前有一对铁狮。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石坊四柱三门,造型素朴简洁。横额书“关王故里”。石坊柱为八棱形, 柱头置仿木构短檐与脊饰,明间两柱浮雕蟠龙各一。柱基为覆莲柱础石,础石边角雕卧狮。资料上说这四根八棱石柱为明正德十年(1515年)至正德十四年(1519年)制作。石坊的次间外柱雕有明嘉靖二年七月(公元1523年)巡按检察御史王秀立。此坊原位置稍北,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重修时南移。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在关王故里石坊南东西侧有“灵钟鹾海”坊和“秀毓条山”坊,其后为钟鼓楼。常平关帝庙中轴线上建筑依次为关王故里石坊、山门、仪门、献殿、崇宁殿、娘娘殿、圣祖殿。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进入山门有一座古塔,即祖宅塔。塔旁有介绍牌,上说:此塔也叫七角八层祖茔塔。塔下原有一水井,因当年关公为民除害,怒杀地方恶霸吕熊,官府四处缉捕,又派兵诛灭九族,关公父母年迈,双双投井自尽。后人为纪念关公父母,便在井上建塔焚香祭拜。据塔铭载:此塔创建于东汉中平元年(184),重建于金大定十七年(1177)。塔南原有一间小屋,内塑关公父母金身,现已不存。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上图和下图是鱼从西至东用手机拍的各角度祖宅塔的拼图。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祖宅塔东侧前有置两通石碑,东侧为嘉庆十九年立《重修祖宅塔记》碑,西侧一通为丙戌年(2006年)解州关帝祖庙文管所立的《重修祖宅塔记》碑。塔身还嵌有几方碑刻,东侧石碑后两方碑刻,西侧一方被毁,东侧一方字迹也难认。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南面一方就是清雍正九年刻的《汉关大王祖宅塔记》(见上图)。其中碑文提到金大定十七年,重修祖宅塔一事。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上图三方碑刻被嵌在祖宅塔的西侧、北侧和东侧东。最难辨识的一方为大明嘉靖八年重修祖宅塔碑刻。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祖宅塔南塔后为仪门,悬山顶,面阔三间仪门前插廊,内有碑数通。墙壁上亦嵌有石碑,刻制年代为明清。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仪门北为献殿,二者之间有甬道相连,这里空间开阔,如同一方形广场。甬道旁有四棵千年树龄的古柏。献殿梁枋简洁,有彩绘,据题记为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重建。献殿是民间祭祀、陈贡、敬香、叩拜的场所。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献殿前有两座碑亭。上图左为西侧碑亭中的《常平里重修汉义勇武安王庙记》碑。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乙卯正月立。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献殿北是崇宁殿,即正殿。面宽五间,重檐九脊歇山顶。四周回廊有22圆柱。资料上说此殿金大定十七年(1177年)初建,明嘉靖三十四年重修。2002年又翻修。殿顶铺琉璃瓦,檐头有龙头、凤首,檐角悬风铃。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大殿两侧殿柱悬一楹联:侯王帝圣昭千载,福寿康宁降万民。大殿内有尊关羽坐姿彩塑,一副帝王装束;龛外配两名侍者,朝官模样。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崇宁殿前是著名的龙虎二柏,树龄近2000年,高大苍劲,青葱依旧。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崇宁殿前有碑四通,上图左侧碑为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立《重修常平关夫子庙记》。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崇宁殿后垂花门,内有甬道延伸,甬道两旁种有藤本植物。生机盎然的它们沿廊柱向上攀爬将甬路变成一绿色过廊,两厢为小花园,园内遍植月季。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花园尽头是三合院,正北是娘娘殿,两侧太子殿。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娘娘殿(见下图)重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檐歇山顶。面阔进深皆五间,周设穿廊。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殿内供奉关夫人像,头戴凤冠,身着霞帔,脸庞端庄,秀目清澈,神态安详自然。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关夫人被封“九灵懿德武肃英皇后”。东西厢房设有关平夫妇、关兴夫妇殿。太子殿悬山屋顶,面阔三间,前设穿廊。内奉关太子及其夫人塑像。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娘娘殿前有五世同堂桑(见下图)。树根凸出,五桠朝天,枝叶繁茂。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娘娘殿后依旧是垂花门。门后是圣祖殿(见下图),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重建。单檐悬山顶,面宽三间。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圣祖殿是常平关帝庙建筑群体中轴线上最后一座。殿内奉祠关公始祖忠谏公、曾祖先昭公、祖父裕昌公、父亲成忠公,及其夫人像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圣祖殿前有两通石碑(见下图),其中右边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重建碑。左边为嘉庆元年(1796年)立《常平庙》碑。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圣祖殿后有棵柏树斜欹,这就是常平关帝庙内有名的奇树之一:热柏,也叫化雪柏(见下图)。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返回到崇宁殿到殿西侧随意走走。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从上图和下图可以看出崇宁殿方正规整,气度不凡。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上图可以看出龙虎柏长在崇宁殿与献殿的中间位置。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西路建筑群,一律不对外。探出墙来的石榴很惹人爱。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在这个院子里,鱼和先生找到了常平关帝庙另外一棵富有传奇色彩的奇树:裂柏,也叫凤柏。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游过解州关帝庙,再游常平关帝庙,真觉得从高楼大厦回归村舍。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常平关帝庙内的碑,清代的碑规格都很高,这也说明清政府对关帝祖祠的重视。常平关帝庙内几棵奇树,应了那句老话:看庙先看树。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出常平关帝庙大门,望见对面中条山山腰有一人像影影绰绰。不用猜那一定是关羽。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中条山山腰的这尊武圣关羽像,是一座青铜雕像,是目前世界最高最大的关帝圣像。圣像通高80米。其中铜体高61米,寓意关公61岁;底座19米,寓意关公19岁,离开故乡常平。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细数一下,鱼和先生晋行去过四座关帝庙:大同关帝庙、解州关帝庙、常平关帝庙、泽州府城关帝庙。可以说它们三晋大地关帝庙之代表。大同关帝庙的元代风格,解州关帝庙的尊贵,常平关帝庙的质朴,府城关帝庙的石雕盘龙柱,令人难忘。接着驱车向北赶赴十公里外的运城池神庙。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运城春秋时称“盐邑”;战国时叫“盐氏”;汉代设司盐都尉,改称“司盐城”;宋时名为“潞村”;元初“盛惠镇”。元末,在此设立盐运司并修筑城垣,初名凤凰城,因为盐运司设立于此,得名运城--名副其实的一座“盐务专城”。运城有我国最古老、规模最大的池盐产地--运城盐池。盐是我们日常生活必需品。一直到清朝,盐池出产的食盐占全国产量的一半以上。从唐伊始,将盐奉祠建池神庙,盐池为历代为官方辖之地。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运城因“盐运之城”得名,素有“五千年文明看运城”的说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女娲补天、黄帝战蚩尤、舜耕历山、禹凿龙门、嫘祖养蚕、后稷稼穑等传说均发生在运城。运城是蜀汉名将关羽的故乡,涌现出了张仪、司马迁、薛仁贵、王勃、王之涣、王维、柳宗元、司马光等文武俊秀。运城文物旅游景点1600余处,其中国保90处、省保57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最多的地级市。世纪曙猿化石的发现把人类起源向前推进了1000多万年,西侯度文化遗址是最早的人类用火实证。运城坐落着武庙之祖解州关帝庙、祠庙之冠后土祠、道教祖庭永乐宫、山西最大湖泊运城盐湖、河洛文化传播圣地五老峰等名胜古迹。(摘自360百科)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位于运城市区西南方的盐池,呈东北至西南走向,长约三十公里,宽三至五公里,习惯称之“百里盐池”。盐池分东池和西池。上图为西池,下图为东池。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曾经的官家重辖所在,现在已开发成观光区。盐池览胜后池神庙里走一走。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鱼和先生去池神庙在北门进入。池神庙大门里有停车位置,想去的外地朋友们不要像鱼一样,一看下沉式景区大门,马上犯愁如何停车。池神庙山门为城堡式砖券洞门,洞门正上方有横匾额书:鹤境云衢,为清代咸丰皇帝六弟奕所书。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上图玉树青霞道院曾见证阎某人为人的两面性,如今是池神庙北门检票处。鱼和先生去池神庙正赶上大修,很欣慰人家讲理只收半价门票15元,六十岁以上人士免票。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池神庙现存主要建筑为明嘉靖十四年遗构。庙前山门,过殿,中部三座戏台并峙,东西左右配殿套院,后部三座大殿并列,皆为重檐九脊十兽歇山式屋顶,雕梁画栋,精致壮观。规模相当,形制类同,殿前月台顺联,构栏雕刻精致。元明碑石,高可六米,矗立在阶前两侧。殿身宽深各五间,四周环廊,重檐九脊顶,殿同梁架规整,檐下斗拱密臻出檐适度,翼角恽飞,劲健壮观。三殿所奉不一,按明嘉靖碑文载,中殿奉东池神与西池神,东殿奉条山(即中条山)风洞之神,西殿奉忠义武安王之神。庙内现存元、明、清碑17通,记载当时修建庙宇的经过。(摘自百度)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池神庙除正殿为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遗构外,余皆清代修筑。三殿乍一看宛如亲姊妹。外形相似,并列面南背北而立。三殿皆呈方正形,重檐歇山顶,面宽、进深各五间,周设穿廊。中殿较两侧殿大些。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殿顶琉璃脊饰有细微差别。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殿内梁架制作规整,设有藻井。内供奉池神,四周设置展板介绍运城盐运示。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三殿中西池神殿去瓦重修,鱼有幸近距离体味清代琉璃工艺的精湛。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池神庙正殿东侧有官厅面阔五间,始建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为祭祀前官员休息候驾之处。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官厅外的石碑,上图上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立,上图下为万历元年(1573年)立碑。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官厅现被辟为展厅,以图片和实物形式展示盐的生产过程。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正殿南侧有碑林。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碑林入口有警示牌,上书:危险,禁止入内!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碑林再往南为海光楼,楼四周空间开阔,在这里可以俯瞰盐池。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海光楼前有黑石板碑刻,为田汉题写的诗。赞美哑姑泉的。可惜,当鱼特意为此问景区管理人员时,答语为哑姑泉早已不知所踪。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海光楼西侧有一仿汉阙碑:《重修池神庙》碑。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盐池就在正下方,大约六十余级石阶之后。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49)晋行·运城:池神庙,常平关帝庙
感谢朋友们和鱼一起在常平关帝庙继续品味关公文化、一起品读运城的盐运文化。下期去闻喜,访文庙(闻喜县博物馆)、瞻郭家庄仇氏石牌坊,届时欢迎朋友们交流访古经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