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识字在教学中的应用
(2022-09-28 18:59:40)1.游戏识字
游戏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针对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加入游戏的环节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堂。“摘苹果识字”,即设置一个情境,今天要到苹果园摘苹果,只有认真听课的小朋友才能够顺利摘得苹果树上的苹果,比一比谁摘的苹果更多。把要识记的字放在一颗颗苹果上,读对一个字点击一个苹果,苹果掉落意为摘得苹果。举一反三可以设置“摘星星识字”“摘花识字”等。“猴子过桥识字”也是一个比较容易操作并且深得学生兴趣的一个游戏,设置一个情境:小猴要过河,然而有一条长长的小河挡住了他的去路,小河中有很多块石头,只有读对了石头上的字,小猴子才能够往前跳并且顺利过河,所以需要学生们帮助他。低年段的学生通常具有乐于助人的心理,因此他们非常乐意帮助小猴子。他们会为了能够顺利帮助小猴子在课堂中认真听讲。开小差的学生也会因为老师出示的游戏环节而集中注意力。同理的“青蛙吃虫识字”“开火车识字”游戏等,也能很好地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2.字理识字
字理识字是基于汉字的形体特点,将汉字拓展为小学生易于接受的图画或者故事从而加深学生学习汉字的印象,也可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字理文识字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字编故事,赋予枯燥的字以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以《日月水火》一课为例,书中展示了很多象形文字,山和水以直观形象的字理演示图向学生展示了山字和水字的演变过程,教师配以有趣的文字解说,便能增强学生的记忆。
3.故事识字
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并且能够对故事有较强的记忆能力,因此给文字编一个简短的故事也能够增强学生对文字的识记。如识记“闻”字,可以说有人听到门外有动静,就把耳朵贴在门上听一听。识记“裹”字时,可以说一个人看到路上有掉落的果子,于是把衣服脱下来用衣服包裹着果子。识记“七”的时候可以说七是数字里最厉害的人,因为它身上总是带着一把长长的剑。根据这些通俗易懂并且有趣的小故事,使得抽象无趣的文字变得有趣,学生也更容易识记。
4.猜谜识字
低年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同时有着对于一切事物强烈的好奇心,所以他们对于谜语、脑筋急转弯等具有极大的兴趣。在教学文字时加入谜语,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通常可以在一节课的导入环节中加入猜谜。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告)、“草上飞”(早)、“一家十一口”(吉),这些形象并且极具趣味的字谜利用学生们的好奇心,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对字的识记能力。
5.儿歌识字
低年级学生对于朗朗上口的儿歌印象更加深刻,也更容易识记。利用这一点,教师可以把文字编成一句句朗朗上口有规律的儿歌,如“青”字家族中的很多字学生是无法分辨清楚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强调“山青青,水清清,要看山水用眼睛,太阳一笑天气晴,说话嘴边常带请,你我都有好事情。”“一人大,二人天,天字出头就是夫,夫字两点夹夹牢,夹子站好来来来。”这些简单顺口的儿歌涵盖了所有青字家族的字,并且能很好地提醒学生应该如何区分这些形近字,因此教师在教学识字时可以把这些形近字创作出一首首利于记忆的儿歌。
现在的小学生处于心理和生理都不太成熟的时候,一旦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没有了吸引力,学生们就会不能集中注意力,出现精神涣散的问题等。那么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会达不到预期,大打折扣,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生自己的主体作用,通过趣味识字的教学方法进而让小学生找出正确的学习状态。
二、趣味识字在低段教学中取得的成果
趣味化的识字方法激励了学生识字的兴致,低年级学生还处于一个爱玩游戏的年纪,因此不能满堂灌。灌输太多知识量对于年纪较小的孩子是无法接受的。经实践证明,低年级学生在加入这些趣味识字方法后对识字的兴趣明显增加并且对字的记忆也更加深刻,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起简单的齐读认字,趣味识字的效率更高。通常趣味识字环节可以加在一堂课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在导入环节进行一个猜谜环节,调动学生对于整堂课的兴趣,在课进行到20分钟左右时,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慢慢分散,这时候便可以加入一个游戏识字的环节,重新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最后采用儿歌识字或者故事识字进行总结。在一堂课中将多种趣味识字法结合,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