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识字,快乐成长——小学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初探
(2022-09-28 12:46:40)
1.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
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低年级学生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他们往往不能够主动分配自己的注意力,注意力不持久,通常只能维持15分钟左右,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小学课堂一节课通常在40分钟左右,低年级学生一般上到一半时就已经注意力分散,他们可能会玩弄手中的东西,可能被教室外的事物所影响,总之难以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所讲的内容上。因此如何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是教师应该思考探讨的问题。
2.思维方式单一
成年人进行思维和记忆加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身心发展不成熟,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记忆加工方式就显得比较单一了。他们通常还处于幼儿的思维方式,采用机械记忆和直观记忆的方式。如果教师一味地干讲知识,很难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具象的知识,讲了也基本等于白讲,学生无法理解。
3.活泼好动,自制力差
小学生的精力是非常旺盛的,他们贪玩并且不会感觉到疲倦,把大量的精力花在玩上。同时自制力差,难以控制自己的贪玩行为,对于玩耍的时间没有概念,一堂课,老师讲课的时间稍微长一点,便开始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开始开小差和东张西望。
基于以上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首先要克服学生容易在课堂上分散注意力的特点,牢牢地把学生的注意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二、识字教学在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性
“蒙养之时,识字为先。”识字是学生表情达意、阅读写作的基础。现阶段,教师基本都是围绕着素材中内容完成生词教学,带领学生读准字音,并且认清字形就结束了本节课的学习,直接省略了汉字的深度学习,使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和识记,只是为了完成学习目标死记硬背,导致当时可能有短暂的记忆,在课后直接将所学生字遗忘。低年级学生,刚从幼儿转化为一名小学生,如果没有在幼儿时期进行一些识字认字训练,在进入小学时的基础基本为零。现在采用的部编版语文一年级教材中涉及了大量的识字课文,如《天地人》、《口耳目》、《金木水火土》、《对韵歌》等,学生进入小学后的第一课便是识字课文,并且涉及了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有象形字识字、看图识字、对对子识字等。旧教材中开篇就是拼音教学,而现采用的教材在开篇先安排识字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让学生逐步体会识字的乐趣,让学生的学习前后联系。
识字是学习知识的基础,是阅读和写作的工具。只有识字,学生才能读懂书本中想要表达的东西,从而提升自己的见识和文化,拓宽知识面。识字量的多少不仅关系到语文学科教学的好与坏,也关系到其他学科的教学成果。数学学科中的题目需要学生识字才能理解题目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