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预防校园欺凌

(2022-06-10 09:11:19)
标签:

教育

分类: 读书感悟

预防校园欺凌

李璐

近期,校园欺凌不断登上热门话题。花样多、隐蔽性强、手段恶劣的欺凌事件,不仅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而且破坏了学习氛围,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身心,有的欺凌事件还触碰到了社会道德的底线。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发生。

校园欺凌为什么会发生?首要原因在于学生个体。随着年龄增长,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言行举止日益成熟,喜欢表现自我,渴望被他人认可,生活中难免会发生摩擦冲突。心理学家指出,在冲突中若一方只是回避,便会将人际平衡状态予以打破,进而诱发攻击性行为。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一旦出现欺凌行为,便会反复出现。欺凌者往往认定受欺凌者不敢把受害情况告知家长或老师,所以他们便肆无忌惮地继续攻击被欺凌者。其次,家庭是关键性的一环。结合教育工作经历,我发现在良好、温暖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被欺凌的概率很低,因为父母教育到位对孩子而言就会形成一种天然限制性的保护屏障。而那些教育缺失的孩子,没有父母的保护与支持,很容易沦为被欺凌的对象,甚至会参与到欺凌活动中。此外,有些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分数与排名,忽视了道德教育,久而久之学生的品行就出现了迷失。学生的心理还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网络时代,互联网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深远、迅速。如果社会风气不正,崇尚与传播暴力,持有以暴制暴的思想,校园欺凌便会屡见不鲜。

如何预防校园欺凌呢?必须要家校社共同努力。首先要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作为学生性格生成与发展的“起源地”,家庭的教育理念与方法直接关系到个体的健康成长。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注意自我情绪的控制,为孩子健康成长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其次,家长应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孩子生活与学习状态,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积极主动同孩子进行沟通,给孩子表达情感的机会。

此外,教师要紧抓课堂教学主阵地,提高学生认知水平。例如,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讲解一些心理健康知识,总结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结合校园欺凌真实案例,引导学生结合案例说出自己的想法,共同探讨如何应对校园欺凌。这样不仅可提高学生认知能力,而且还警示了今后的行为。还可以通过开展趣味性、多元化的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改善人际关系,如表演学生实际生活的校园心理剧,通过移情、角色扮演等方法,引导学生把握人际交往的各种技巧,避免由于人际交往冲突而出现欺凌事件。

在社会层面,多弘扬正气,在潜移默化中指导学生与人为善,对任何欺凌行为坚决说“不”,不做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予以积极的干预与制止,构建良好互动的人际关系。

总之,预防校园欺凌发生,才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优质的成长环境,才能够使他们在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中以健康心态积极应对各种困难,过上美好、健康的人生。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南马路小学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