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统节日》教学案例及课后反思

(2019-05-20 17:49:20)
标签:

教学案例及反思

分类: 教学案例

  2018年度武安市教育科学规划“教师个人课题”

研究课教学课例设计

姓 名

尹学梅

单 位

武安市淑村镇野河小学

任教学科

小学语文

课题题目

《小学低年级多元化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

作课题目

《传统节日》

任教年级

二年级

研究设计

 

(结合课题研究意图详细地介绍本节教学方案)

 

 

    本课按时间顺序写了7个传统节日,与节日风俗、活动有关的生字分散于全文,所以本节课我重点采用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生字。在集中识字中我根据本课生字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识记。例如: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利用熟字识记;生活中识字和语境识字这些常用的识字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识字教学效率,从而轻松完成本课的识字教学任务。

 

 

研究目标

 

(结合课题研究目标,确定本节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2个词语。

2、朗读课文,通过多种识字方法识记本课生字 。

3、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研 究 片 段

(在教学中截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体现课题研究过程的片段)

《传统节日》教学片段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课前,咱们先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

游戏的名字叫:“读词猜节日”,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贴春联 放鞭炮   生:(春节)

吃粽子 赛龙舟   生:(端午节)

吃月饼 赏明月   生: (中秋节)

2、师:你们真棒,那你还知道咱们中国的哪些传统节日及其习俗呢?

学生汇报。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学习生字“传统”。

二、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画出难读的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会认的生字:

                         

                

1)指名读一读。

2)找出这些字在文中的哪句话中,读一读。

3)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区别认字。

4)学生小组合作,介绍自己的识字经验,教师引导学生分类识记。

1:我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例如:“传、宵、饼、菊”,我们可以借助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规律来识记字形,了解字义。

2:我是利用熟字来识记本课生字的。例如:“贴、赏、宵、郞”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如粘、站——贴、常——赏、消——宵、朗——郞。“祭、乞”可以用“减一减”的方法识记,如察——祭、吃——乞。

3:我是在生活中记住了本课的一些生字,咱们村就有“艾灸馆”,我认识了“艾”字。我的邻居结婚,我认识了“新郞”的“郞”字。

4:我经常看到这些词语,也就是老师常说的语境识字,例如:统:总统、统一、统治、统帅;堂:课堂、礼堂、澡堂、大堂经理;乞:乞丐、乞求、乞讨;巧:巧妙、巧手、花言巧语等。

师:你们真棒,把老师教给你们的识字方法能够分类识记,可见你们成了真正的识字能手,不但自己会识字,还能把识字经验和大家分享,真不错。

3、学生开火车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

4、课件出示认读词语。

1)带拼音读词语。

2)去掉拼音读词语。

三、随文巩固识字。

1、字音读准了,下面咱们就再来读读课文,将自己课前圈画的生字和词语多读几遍,要求同学们把课文读得流利又通顺。

2、又读了一遍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对生字词语掌握得更加牢固,下面咱们来写写这些词语。(教师出示本课词语,学生书写。)

四、布置作业

1、给家长读“我会认”的字,并口头组词。

2、熟读课文,写写文中提到的传统节日。

研究

反思

 

(结合课堂观察效果,有针对性地对其中蕴含的研究问题进行反思)

课后反思:

本文是一首以我国传统佳节为题材的韵文。过节,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所以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很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本节课我感到较为成功的地方是:

1、整节课学生能小组合作,自主识字、交流汇报,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2、在课前准备时,我搜集了大量的图片,以及赛龙舟的视频,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节日的快乐气氛,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通过看图片和视频认识了很多生字。

不足之处在于:识字方法还局限在常用的仅有的几种方法,还缺乏创新,这就有待于教师要学习更多的新的识字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自己成为源头活水,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