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歌》教学案例及课后反思
(2019-05-20 17:47:57)
标签:
教学案例及反思 |
分类: 教学案例 |
研究课教学课例设计
姓 名 |
尹学梅 |
单 位 |
武安市淑村镇野河小学 |
任教学科 |
小学语文 |
课题题目 |
《小学低年级多元化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 |
||||
作课题目 |
《场景歌》 |
任教年级 |
二年级 |
||
研究设计 (结合课题研究意图详细地介绍本节教学方案) |
本课生字以形声字为主,因此,在教学本课生字时,教师充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识字经验,采用多种方式,灵活识记。教学时我还巧妙借助图画来识记生字,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形声字形旁表义的认识。此外,教师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积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一步步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他们在玩中学,游戏中学,活动中学,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跃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喜欢汉字,喜欢语文。 |
||||
研究目标 (结合课题研究目标,确定本节教学目标) |
1、认识“滩、艘”等12个生字。会写“群、队”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在情境中学习儿歌,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反复朗读,感受场景图展示的美丽景色。
|
||||
研 究 片 段 (在教学中截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体现课题研究过程的片段) |
|||||
《场景歌》教学片段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那就让我们高举队旗,吹响铜号,高高兴兴地出发吧! (课件播放少先队员去旅游的活动场面。) 1、交流场景,出示词语。
一面队旗
一队“红领巾” 2、理解词语,识记生字。 (1)队:辨析比较“队”和“对”。
对
(
教师出示长号、短号、小号、圆号图片,巩固识记生字“号”。 (3)平常我们都说“一条红领巾”,这里为什么说是“一队红领巾”?这“一队红领巾”指的是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听读,感知课文。
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边听边思考:少先队员分别到了哪些 地方?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 (2)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2、生自由读课文。 3、老师通过多种形式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请小老师带读。齐读。男生、女生读。玩游戏开火车读。) 4、加大难度,去掉拼音再读。 (单个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5、教师指导本课的主要识字方法:形声字识字法。 师: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你都认识了哪些生字? 生:我认识了“艘、舰”这两个生字,“舟”字旁表义,“叟”和“见”表音; 生:我认识了“帆、园、铜”这几个形声字; 生:我通过看课文的图片认识了“稻”和“翠”字。 …… 6、学生继续交流以前学过的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 四、再读课文,巩固识记 1、学生齐读。 2、师生对读。 五、诵读全文,随文识字
1、师:同学们,这些美丽的景色呀,都在我们的课文里。快来读读吧。(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
|||||
研究 反思 (结合课堂观察效果,有针对性地对其中蕴含的研究问题进行反思) |
《场景歌》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场景美,生活美,激发学生了解自然、观察大自然,从而达到热爱自然的目的。由于本课生字大多是形声字,所以在教学本课时,我主要通过形声字构字规律来让学生进行识字,学生在原有识字经验上能准确地找出形旁和声旁,使生字掌握得更加牢固。此外我还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进行快乐识字,教学效果良好。 但是本节课也有很多的不足,例如:我对学生的组织还不够,不能收放自如,在关注学生方面还需继续加强,教师只有真正走近学生,融入其中,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使我们的识字教学更加高效、实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