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场景歌》教学案例及课后反思

(2019-05-20 17:47:57)
标签:

教学案例及反思

分类: 教学案例

  2018年度武安市教育科学规划“教师个人课题”

研究课教学课例设计

姓 名

尹学梅

单 位

武安市淑村镇野河小学

任教学科

小学语文

课题题目

《小学低年级多元化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

作课题目

《场景歌》

任教年级

二年级

研究设计

 

(结合课题研究意图详细地介绍本节教学方案)

本课生字以形声字为主,因此,在教学本课生字时,教师充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识字经验,采用多种方式,灵活识记。教学时我还巧妙借助图画来识记生字,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形声字形旁表义的认识。此外,教师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积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一步步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他们在玩中学,游戏中学,活动中学,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跃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喜欢汉字,喜欢语文。

研究目标

 

(结合课题研究目标,确定本节教学目标

 

 

1、认识“滩、艘”等12个生字。会写“群、队”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在情境中学习儿歌,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反复朗读,感受场景图展示的美丽景色。

 

 

 

 

 

研 究 片 段

(在教学中截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体现课题研究过程的片段)

《场景歌》教学片段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那就让我们高举队旗,吹响铜号,高高兴兴地出发吧!

(课件播放少先队员去旅游的活动场面。)

1、交流场景,出示词语。

一面队旗                一把铜号

一队“红领巾”          一片欢笑

2、理解词语,识记生字。

1)队:辨析比较“队”和“对”。

   

   )号入座       )员       )不起    排(   

    2)看图认识“铜号”。

教师出示长号、短号、小号、圆号图片,巩固识记生字“号”。

3)平常我们都说“一条红领巾”,这里为什么说是“一队红领巾”?这“一队红领巾”指的是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听读,感知课文。

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边听边思考:少先队员分别到了哪些 地方?
    
板书:(海边、乡村、公园)
   三、识字认字,探究方法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

2)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2、生自由读课文。

3、老师通过多种形式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请小老师带读。齐读。男生、女生读。玩游戏开火车读。)

4、加大难度,去掉拼音再读。

(单个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5、教师指导本课的主要识字方法:形声字识字法。

师: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你都认识了哪些生字?

生:我认识了“艘、舰”这两个生字,“舟”字旁表义,“叟”和“见”表音;

生:我认识了“帆、园、铜”这几个形声字;

生:我通过看课文的图片认识了“稻”和“翠”字。

……

6、学生继续交流以前学过的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

四、再读课文,巩固识记

1、学生齐读。

2、师生对读。

五、诵读全文,随文识字

1、师:同学们,这些美丽的景色呀,都在我们的课文里。快来读读吧。(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2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生读,评价)
    3
、多种形式读(对读,拍手读,男女生读)
    4
师:让我们想象着刚才看到的美景,尽情地读一读。(齐读)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玩得开心吗?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生活在这么多姿多彩,美丽的地方是多么幸福,快乐啊!回家后让我们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下课。


研究

反思

 

(结合课堂观察效果,有针对性地对其中蕴含的研究问题进行反思)

 

《场景歌》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场景美,生活美,激发学生了解自然、观察大自然,从而达到热爱自然的目的。由于本课生字大多是形声字,所以在教学本课时,我主要通过形声字构字规律来让学生进行识字,学生在原有识字经验上能准确地找出形旁和声旁,使生字掌握得更加牢固。此外我还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进行快乐识字,教学效果良好。

但是本节课也有很多的不足,例如:我对学生的组织还不够,不能收放自如,在关注学生方面还需继续加强,教师只有真正走近学生,融入其中,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使我们的识字教学更加高效、实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