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教学设计
(2024-06-16 10:31:18)分类: 教学设计与反思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之间的类别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实践,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之间的类别特征。
难点:体会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
三、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及各种图形模具。
学具:多种图形学具及三角形、四边形的框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回顾图形的特点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你们的老朋友,还记得他们吗?(展示实物图形)
生齐说图形名称
师:谁来介绍一下这些老朋友,说说它的特征。
生分别列举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体、圆形、长方形、长方体、正方形、圆柱体和球体的特征。
师: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就与这些图形有关。
(二)合作探究,认知图形的特点
1、进行图形分类
(1)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师:这么多的图形,把它们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
生:(指名回答)第一类: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是立体图形;第二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面图形。
师:你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预设1:名称“体”和“形”;
预设2:是否能立起来;
预设3:是否占一定的空间。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这是按图形是否为平面图形来分的。
(2)平面图形分类
师:你能把这些平面图形再进一步分类吗?拿出学具动手分一分。(学生独立分类)
(小组交流)师:说说你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师:哪一组的同学来分享一下你们组的分类结果?
预设1:按是否有角分;
预设2:按角的个数;
预设3:按边的个数;
预设4:按对边是否平行;
预设5:按边是否为线段围成的。
师:说的真棒,按边是否为线段围成可以分为线段围成的和曲线围成的。
师:你还能将这些由线段围成的图形进行分类吗?
学生独立尝试分类,师巡视,全班交流。
预设1:边的数量;
预设2:是否有直角。
师:按围成图形的边数可以分成三角形和四边形。通过分类活动,同学们对我们学过的图形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2、探究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征
(1)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性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请同学们拿出做好的四边形和三角形框架,拉一拉,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平行四边形很灵活,很容易拉动;三角形很牢固,拉不动,不易变形。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活动,我们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易变形,不具有稳定性。
(2)想办法将不稳定的四边形变稳定
师:你有什么办法使不稳定的四边形变稳定吗?
师:看来同学们都积极开动了脑筋,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来帮助固定平行四边形。
(3)联系生活,探讨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用途
师:其实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广泛应用。人们利用它们的这些特性帮助我们解决了不少问题,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应用。
(三)数学万花筒
“你知道吗?建筑物中的图形”
师:其实图形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组成了美丽多彩的世界。(四)巩固新知
1、完成教材练一练的第1题。(分类标准不同)
2、完成教材练一练的第2题。
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易变形性。
2、完成教材练一练的第3题。
(五)盘点收获
1、我们可以按哪些标准给图形分类?
是不是平面图形;是不是线段围成的;围成图形的边数等。
2、三角形和四边形有什么特性?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