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比》教学设计
(2023-10-07 13:33:02)分类: 教学感悟 |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69-70页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一课《比一比》的第一课时。
学情与教材分析:
“比一比——求平均数”的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本课是在学生了解平均分与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结合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北师大版教材是通过组织两组人数不等的比赛,在学生初步体会到“比总数”不公平的前提下,过渡到“通过求出平均每人的数量,再作比较”的思路上来。可是为什么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再比较就公平了? 能不能从“数据的代表”的角度,重新为平均数寻找一条诞生的新途径?于是我们对原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如下的处理:在本课中我们以“谁获得1分钟投篮测试第一名”的问题与认识平均数结合起来,从“数据的代表”的角度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抽象、概括等方法,经历平均数的产生并初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让他们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2、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喜欢什么体育活动呀?看来大家的兴趣挺广泛!
一、情境引入,初步感知平均数
师:老师首先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本周末我们养正中心小学的篮球队将代表我镇参加了晋江市的小学生篮球比赛。为了赛出最好的成绩,他们刻苦训练,前不久,我们对其中的4名投篮手进行了1分钟的投篮测试。在这次测试中谁取得了第一名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测试中的片断吧!
师:为了让同学们更清楚地了解每个人的投篮情况。老师把他们的投篮情况绘制成统计图。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师:如果用1个数表示剑斌1分钟的投篮成绩,大家觉得用什么数来表示比较合适?
(创设“谁在测试中取得第一名“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先读懂统计图。并有意设计了“剑斌三次均投中5个”的特殊数据组,以此促进学生自然建立起“用5代表他的1分钟的投篮成绩最合适”的心理倾向)
二、活动操作,体验平均数
1、经历“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再来看看豪杰的表现吧!
师:从这幅统计图中你又发现了什么?你想用哪个数来表示豪杰1分钟投篮的成绩?
小结:像这样把多的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这一过程就叫“移多补少”。
(设计意图: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经历“移多补少”的过程,初步体验平均数。)
2、感知求平均数策略的多样性
师:再来看看家栋的表现。
师:你觉得家栋的表现怎么样?家栋也对自己这3次的表现很不满意,于是向老师提出再多投一次的请求,体育老师答应了他的请求。快来看看家栋第4次的表现怎么样?
师:这次用哪个数来表示他1分钟的投篮成绩?
同桌合作,一起研究。可以用学具板上的小圆片摆一摆,也可以用笔在纸上算一算…
师:你想用什么数来表示家栋1分钟的投篮成绩?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得到这个数的?
(设计意图:感知求平均数策略的多样性。通过“移多补少”或“先求和再均分”的思维活动,努力寻找几个数据的代表值,为平均数意义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3、深化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特点
师:最后,我们来看少伟的表现。少伟也提出了投四次的想法,体育老师同意了。这是他前三次的投篮情况:
师:猜猜看,三位同学看到他前三次的投篮成绩,可能会怎么想?
师:情况究竟会怎么样呢?
师:你能估计少伟4次投篮的平均成绩吗?你是根据什么来估计的?
师:也就是说平均数会比最大的数小,最小的数大。
师:这次测试还是剑斌同学的成绩最好。
师:如果少伟最后一次投中的是5个甚至更多投中9个,结果又会如何呢?请同学们试着求出这两种情况下少伟1分钟投篮的平均成绩各是多少。
师:请大家观察这三幅图,你有什么发现?
师:平均数很善变!任何一个数据的“风吹草动”,都会使平均数发生变化。这是平均数的一个重要特点。
师:平均数身上还有很多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的观察、比较、交流,从平均数的“敏感与易变性”等特点,帮助学生从各个不同侧面进一步丰富了对平均数这一“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的意义的构建,深化了学生对平均数内涵的理解与把握。)
三、实践应用,理解平均数
1、学校整个篮球队的一次一分钟投篮测试情况:
姓 |
陈东鹏 |
王剑斌 |
颜泽宇 |
许豪杰 |
颜志坚 |
林家栋 |
吴少伟 |
林 博 |
投中个数 |
|
|
|
|
|
|
|
3 |
你知道这次测试,整个篮球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吗?
2、在为玉树地震灾区人民捐款中,我校全体师生平均每人捐45元。一年一班的林佳佳同学听到这个消息觉得很奇怪,他说:我明明只捐了20元怎么说平均每人捐了45元,学校是不是算错了呀?
3、你知道生活中的平均数吗?比如:平均成绩、平均年龄……
4、请估计下这3个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如果其中一个改变那现在3人的平均身高跟刚才比会发生变化吗?发生了什么变化?
5、小熊冷饮店又该进冰糕了,小熊翻开了商店本月前三周卖出的冰糕情况记录。小熊这周进多少箱冰糕合适呢?你能帮它解决吗?
(设计意图:
四、总结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