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河南】丝绸之路汉函谷关遗址

标签:
转载 |
分类: 江山多娇 |
本次中秋节洛阳之旅的最后一站就是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新安县的汉函谷关遗址,谁知道专程叫了出租车来回168元,恰巧遇到函谷关维修,只能在围栏外面看看了,好歹也算来打过卡了,文中有些照片只能网上借用了。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每当吟诵唐朝诗人王昌龄的这首《出塞》时,不由让人产生一睹汉时关雄风的渴望。历史车轮滚滚,带走了多少功名与尘土,曾经的雄关,今又何在?
拨开2000多年历史的尘埃,我们回首望去,唯有位于河南洛阳新安县境内的汉函谷关至今仍可见一丝风采,虽已残破凋敝,却以“全国唯一留有关楼遗址的汉代关隘”屹立犹存。
对于函谷关,很多人并不陌生。相传老子骑青牛出关,在此留下《道德经》。历史上所谓关东关西,就是以函谷关为界。河南灵宝有一座函谷关,俗称秦函谷关;河南洛阳新安县境内也有一座函谷关,俗称汉关,也称汉函谷关,据说是汉武帝时期灵宝函谷关整体搬迁而来。
汉函谷关遗址是一个古代的门关,位于洛阳市新安县东,地处秦岭山脉东段的峡谷之中,始建于公元前114年。
汉函谷关遗址是一处东西狭长的小型城邑,城墙、道路和建筑遗址等要素均已发现。关城卡在峡谷之中,关城东墙与南北山上的夯土长墙相连接,达到军事防御和控制交通的目的。
关城中部的古道路东西向贯穿关城,是唯一的通关道路;遗址南部、皂涧河北岸是主要的生活区。根据出土遗物和对遗迹的解剖,可以确定关城东墙、鸡鸣望气二台及台基西侧夯土墙为西汉建关是修建,关城南墙为汉代增建。
为配合函谷关遗址保护规划的制定和丝绸之路申遗工作,考古工作始于2012年6月份,至2013年8月田野工作基本结束,取得了重大收获。勘探总面积约13.9万平方米,发现夯土墙17条,古道路2条,夯土台2座,活动面9处,并对凤凰山和青龙山上的夯土长墙进行了勘探。发掘面积3325平方米,揭露了城墙、道路和建筑遗址等重要遗迹,关城布局基本明晰。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河南省共有4处遗址,新安县汉函谷关遗址名列其中。
虽然没有进入汉函谷关景区有点遗憾,但本次洛阳之旅非常圆满。从一开始的莆田、泰宁之旅策划,由于莆田突发疫情,改到洛阳,一到洛阳又逢龙门石窟因上游水库泄洪而暂停开放,到游程第四天重新开放,一切都没有落下,而且洛阳这些天的天气又是晴好,已是很不错的旅游了。
晚上在住宿的龙门高铁站亚朵酒店附近的展览路上的小秦川用餐,不愧是大众点评附近排名第一,味道不错,再给洛阳之旅加分了。
附上海龙公的神州行之华中足迹:
【河南省】
【河南】天下第一名刹之少林寺
【河南】少林寺塔林历代和尚墓
【河南】中国四大书院嵩阳书院
【河南】中国四大名塔嵩岳寺塔
【河南】世界遗产殷墟王陵遗址
【河南】世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河南】武圣关羽陵寝洛阳关林
【河南】中国第一座古刹白马寺
【河南】丝绸之路汉魏洛阳故城
【河南】丽景门洛阳老街品水席
【河南】夜游中原渡口洛邑古城
【河南】十三朝古都洛阳博物馆
【河南】大运河文化遗产回洛仓
【河南】大运河文化遗产含嘉仓
【河南】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
【河南】隋唐洛阳城明堂和天堂
【河南】唐神都洛阳应天门遗址
【河南】拜临老君山悟道得自然
【河南】中国石窟之首龙门石窟
【河南】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
【河南】白居易长眠地龙门白园
【湖北省】
【湖南省】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文庙园林
【湖南】中国名亭岳麓山爱晚亭
【湖南】张家界游袁家界天子山
【湖南】张家界十里画廊看石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