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河南洛阳应天门遗址游记旅游 |
分类: 神州行·华中篇 |
隋唐洛阳城遗址,是隋唐两代的都城遗址,遗址由宫城、皇城、里坊区和郭城组成。应天门是宫城-紫微城的正南门,俗称五凤楼。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原名则天门,神龙元年(705年)避武则天讳改称应天门。
应天门,取名寓意对应天上的“天门”星座。天门,为天帝所居住紫微宫的正门,也曰阊阖,即二十八星宿之角宿,角宿为东方七宿之首,有两颗星如苍龙的两角,为黄道经过的地方。正所谓“上合天门入明堂。
应天门是朝廷举行登基、改元、大赦、宴会等外朝大典的场所,如唐高宗诏释百济国王扶余义慈、武则天登基称帝等,功能类似北京午门。亦是接见日本遣隋使、遣唐使等万国来朝之所。
应天门南与皇城正门端门、郭城正门定鼎门相对应,北与明堂、玄武门、龙光门相对应,处于隋唐洛阳城南北轴线上。
应天门是一座由门楼、朵楼和东西阙楼及其间的廊庑为一体的“凹”字形巨大建筑群,东西长达137米,两侧阙高36.4米,有今天十三层楼高。
门有两重观,上题“紫微观”。建有崇楼五座,似五只凤凰,故称“五凤楼”。城楼下开有三个门道,中为御道,左入右出。
门前置有象征皇家威仪的双向三出阙,东西两边共计十二阙,是古代城门建制的最高等级、天子享用的最高礼制。
应天门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城门,其建制对北宋汴梁宣德门、元大都崇天门、明清故宫的午门影响深远,被誉为“隋唐第一门”、“天下第一门”,在中国宫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60年秋,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通过试掘找到了应天门遗址。1980年秋,洛阳市文物一队试掘了应天门遗址的西阙和西飞廊。
1990年,应天门东阙遗址被考古发现,经过数月精心清理,东阙遗址显露出昔日宏伟风貌。这是一座由门楼、朵楼、阙楼及其相互之间的廊庑连为一体的“门”字形巨大建筑群,规模恢弘,气势壮观,为当时发现的隋唐洛阳城中保存最好的一处遗址。也是隋唐两京考古发掘出的第一座宫阙遗址。河南隋唐洛阳城应天门东阙遗址的发现,被评选为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2020年的央视中秋晚会在此举办,洛阳将受到全球瞩目。今年的中秋节我们也来到了应天门,夜景确实气派!
附上海龙公的神州行之华中足迹:
【河南省】
【河南】天下第一名刹之少林寺
【河南】少林寺塔林历代和尚墓
【河南】中国四大书院嵩阳书院
【河南】中国四大名塔嵩岳寺塔
【河南】世界遗产殷墟王陵遗址
【河南】世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河南】丝绸之路汉魏洛阳故城
【河南】大运河文化遗产回洛仓
【河南】大运河文化遗产含嘉仓
【河南】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
【湖北省】
【湖南省】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文庙园林
【湖南】中国名亭岳麓山爱晚亭
【湖南】张家界游袁家界天子山
【湖南】张家界十里画廊看石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