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晨间入园的价值阐释
美国的乔治·福门博士认为,儿童的大部分时间以及成长不是在被命名为“学习”的活动中度过与取得的,而是由一个个细微的生活片段联结而成。如此说来,晨间入园将是这些细微的生活片段中最温情、最动人的时刻。当孩子们穿戴整齐笑容灿烂地步入幼儿园时,他们带着对过去生活的细致体味与感知,带着对即将开启的一日生活的期待与希冀;而教师从家长的手中接过这小小的人儿后,等待着他们的是一天的忙碌工作以及忙碌工作背后对孩子成长的欣慰一这是一天的开始,孩子与教师的学习成长历程从此时出发。晨间入园活动,作为幼几园一日生活的首次过渡,尽管时间冗长、组织较难,但是它能为幼儿即将到来的一日游戏、生活和学习活动做着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准备,它是幼儿一天美好积极的生活得以有序进行的前提。在本书中,晨间人园活动趋于更广泛的含义,它产生于教师进入班级做晨间准备到全体幼儿都集中开始真正的集体教学活动这段时间,所以晨间入园的过渡活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晨间接待与晨间信息。晨间接待,一方面要求教师要逐一问候入园的幼儿及其家长,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智慧性地引导已人园的幼儿进行活动,并随时观察、记录他们的活动状态,以便和和幼儿进行适时、积极的交流。晨晨间信息,是指教师在开始正式的集体教学活动前,与全体幼儿进行的一种有趣且新颖的活动方式,它可以是语言与思维性的游戏活动,也可以是音乐与运动类的肢体互动方式,在增强幼儿参与活动兴趣的同时为幼儿新的学习历程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晨间入园的组织策略
一直以来,因晨间入园所需时间长、突发事件多、活动形式单一以及教育潜在价值难以挖掘,很多教师并不重视晨间入园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些幼儿园流于形式以简单的晨间接待为主这样教师和幼儿建立感情以及发展幼儿自主学习的许多宝贵的机会就被白白浪费掉了一些幼儿园教师忙于卫生清理及教具准备等工作,不太注重幼儿来园后的活动组织,使整个活动缺乏教育的组织性与计划性,还有些幼儿园更是常年采用同样的活动和材料,让幼儿重复无意义的操作活动,无视幼儿的兴趣与基本发展规律。而上述两个案例只是呈现了教师来园接待误区的典型行为表现而已,这让我们不得不考虑:怎样的人园环节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并能真正促进幼儿的真实发展呢?有的幼儿园将幼儿入园环节的理想状态定位在一个“好”字上,并努力达成三个方面的价值追求:让幼儿有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喜欢上幼儿园,并产生安全感;营造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引导幼儿和家人愉快告别,并愿意接受晨检;培养幼儿综合的生活能力,使其能够以积极的状态参与区域活动、自我服务等。但是作为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准备阶段,仅仅做到以上几点是不够的。为了让幼儿的来园活动更具有教育的价值,教师在组织幼儿晨间入园活动时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关注整体,用心挖掘每个幼儿来园时真正的、有意义的的教育契机。一般来说,在幼儿人园阶段,教师极易关注家长用心托付的幼儿以及情绪与身体状态极度不佳的幼儿,对于早来园的幼儿晚来园的幼儿、较少发生矛盾与冲突的幼儿、不能主动表达情感的幼儿关心不够。对于早来园的幼儿,教师由于忙着准备教具,无心和幼儿进行过多的交流;对于晚来园的幼儿,教师因急于下一个环节的组织而缺少对幼儿的关心:对于那些安静活动的幼儿,教师更是无暇或者说没有意识去关注他们,这就导致一些很好的教育发展机会没有得到延伸或者有效利用。因此,教师在幼儿晨间入园环节一定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让每一个幼儿都能为一天的美好生活倣最充分的精神以及情感上的准备。孔子曾说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查其所安。”在幼儿晨间入园期间,教师必须耳听八方,眼观六路,以关注到每个幼儿的表现。此外,教师还做幼儿活动的引导者,要为他们提供各种发展机会,为他们即将开展的一日学习做好经验和能力上的准备。
(2)营造自然、温馨且充满挑战性的人文环境。教师要用真诚的微笑、亲切的问候打开幼儿的快乐之门,为幼儿创设如家一般宽松、愉快的环境。“这可能看起来像是一个仪式,但是真诚的问候能够让每个孩子以积极的情绪开始每一天的生活。”每一天早晨孩子与教师的团聚就意味着和家人的分离,这时候教师一个亲切的的微笑笑、一个充满爱意的拥抱、一句关切的间候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份最温暖、最重要的礼物。他们会因此摆脱与家人分离时的焦虑,与教师开始建立一种信任平等的互动关系,并以此为起点开始一天的生活。尤其对于那些害羞胆小或低年龄段的幼儿,教师更应该主动以轻柔的动作、关切的神情,缓解他们内心的恐惧情绪。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以新奇、有趣的活动吸引幼儿,开展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以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帮助幼儿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由于那些情绪自我调节与管理能力较差的低年齡段幼儿极易受外界影响,情绪波动大,这时候如果教师能安排一些新颖、有趣、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关注幼儿活动自主性的养成与发展。幼儿需要稳定的常规活动所带来的舒适感和内部控制感,但是这并不代表教师可以长达几个月不改变幼儿来园后的活动方式,或者不调整幼儿来园后使用的活动材料。在晨间人园这个阶段,幼儿更应该拥有并享受选择权,体验自主、自由学习的快乐。教师应随时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意识并提供行为支持。比如,尊重幼儿选择晨间区角游戏的权利,每一新活动开始时和幼儿一起制定规则与契约,一个活动动与另外一个活动间的衔接提前告知幼儿,在幼儿熟悉某个活动的规则与操作流程之后鼓励他们共同讨论以做出调整与改进,等等。
轻松有趣并富有内在激励机制的晨间入园活动,以自然无痕之势为幼儿持续性的学习积累正能量。不过,这里需要提及的是教师从容且充分的人园准备工作必不可少,包括开窗通风、物品消毒清洗、教具的制作、班级的卫生清理等,这些都为幼儿的入园过渡环节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保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