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4)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时评 |
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我们特推出专版,顾明远先生欣然深情寄语,和中小学校长以及一线教师,从多维视角共同探讨如何把开展读书活动这件大事办好。
兴趣为纲 激发学生阅读潜能
刘沛华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往往能事半功倍。读书也不例外,读自己喜欢读的书,效果相当明显。然而,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典籍浩如烟海,什么样的书会是学生喜欢的?这可以从学生兴趣入手,以兴趣为纲,纲举目张,引导学生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
回归生活,发现并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个性鲜明的学生,潜能各有不同,对于学生的必读之书,我们的教材已作出了规定,这些书籍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只读这些书籍,远远不够,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密切关注学生生活,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兴趣点。光有发现还不够,鼓励学生积极去做,引导学生有序去做,让学生的兴趣落地、生根,教师大有作为。
课堂生发,泛读兴趣融合之书。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但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可能让所有学生对整堂课内容兴趣盎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某一方面某一细节感兴趣,围绕课堂教学兴趣的生发点,引领学生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全面论证来龙去脉,实现课堂引领的兴趣点与学生本身的兴趣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兴趣融合区探寻,制定目标、拿出方案、执行方案、评价反思,项目式学习能够让学生乐此不疲,融合创新不断涌现,潜能发展区得到进一步拓展。
利用课余,精读“无用”之书。很多人读书,都存在着为读书而读书的情况。然而,一些看似“无用”之书,虽不能切实解决读者眼前所面临的问题,但却是学生的兴趣之书、学生的潜能之书,这些书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重点去精读。读“无用”之书,不为目标达成找捷径,全身心投入,学思结合,前后衔接,这种“无用”之书能为学生学习带来良性循环。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读书需要有质疑精神,读书需要有精神成长,读书需要为主体发展拓展路径,当我们的学生秉承质疑精神,实现生命丰盈,“我心光明致良知”就将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必然。
把读书作为大事来抓,建设好学习型大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营造相对舒适的阅读环境。学生要读的书籍很多,能够用于阅读的时间相对有限,因此,要让学习与阅读相辅相成。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教师的引领、指导对学生的阅读至关重要。要为学生推荐书目,让学科教学与兴趣发展相辅相成,引导学生精读“无用之书”。教师的引导需要慎之又慎,切忌急功近利,否则欲速则不达。详细研读学生,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系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三贾中学高级教师)